1920年的今天,张爱玲出生在上海,她的外曾祖父是晚清重臣李鸿章,但她与家人的关系却始终疏远冷漠,从60多年前在沦陷区“孤岛写作”,在上海滩声名鹊起,到远走香港、美国事业遇阻,再到港台、大陆的重新出版引发阅读热潮,最终客死他乡,张爱玲的一生可谓真正的“传奇”。
时值张爱玲诞辰100周年,作家青青新书《在一切潮流之外——张爱玲传》近日正式出版,该书以自由的笔触,全新的资料,独特的视角,对著名作家张爱玲的生命给予完全不同于以往的解读,深入剖析女性曲折而顽强的精神成长、精彩的自我完成,任何一个致力做自己的人都能从青青笔下的张爱玲身上获得力量。在网络直播的新书分享会上,作者青青和众多学者、作家、评论家齐聚一堂,畅谈他们眼中的张爱玲。
写“张爱玲”的想法由来已久
写张爱玲的想法很早就埋在青青心中。青青说:“我是用女性的心去无限贴近她们。我梳理她们的生命,也是梳理我自己的生命,更是梳理我们整个女性世界的生命。张爱玲的一生没有落入俗套,她的一切都没有从世俗出发,而是从生命出发。”
青青认为,张爱玲其实有很高的情商和智商,但并不屑于用这些来应对社会,而是始终冷眼旁观,独立于世。现场嘉宾提到青青的文字具有强烈的现场感,天津,南京,杭州,温州,诸暨,上海,台湾,香港……三年中,青青利用假期,几乎走遍了张爱玲一生所行之处,不断将自己置身于最真实的历史场景中。如果不是今年的疫情,青青的行程计划还包括美国,她计划要去张爱玲在美国生活的地方去看看。她是竭力进入张爱玲的生命内部,去体察她历经的一切。探访张爱玲的生活之地,能更好地捕捉张爱玲的气息与味道。她认为,这样她会更有一种现场感和代入感,而不只是感受那些死的史料。
“胡张恋”,并不仅是爱情
张爱玲与胡兰成的爱情,一直都存在争议。对于“胡张恋”的是与非,青青认为,从更长的生命历史看,胡兰成对张爱玲,在爱情伤害之外,更重要的是文学上的互相成就。“对爱情视若生命的女性如何看待爱情?我想,凡是生命里深爱过,这样的感情都是好的,即使对方伤害过自己。如果没有爱,没有恨,没有眼泪和彻夜不眠,生命是何等轻飘,如暮春的风絮。还不如爱过人也被人爱过,有伤害自己的人,有无法抑制地把自己交付出去的人,有了生命力,这些万般滋味,即使凋落,也是丰盈的。如此说来,‘胡张恋’无法讨论好不好,张从胡这里得到了爱情的喜悦,像一朵花遇到了春天,散发自己的香味与美艳。而胡也从张这里开了智慧。”青青在书里这样写。
青青说,“我是以女性视角去写,但不是只站在女性的视角。我希望能从更高的角度、从他们更长的人生去理解其中的意义,而不是只停留在简单的男女之情。仅仅把胡张的关系定义为男女之情是一种庸常的价值判断,张爱玲说在一切潮流之外,那么我们去理解和判断她的一生也应该在一切潮流之外。”另外,青青也提到了《小团圆》里温暖的结尾,九莉与邵之雍在松林中牵手走进小木屋和张爱玲对《小团圆》的评价“这是一个热情故事,我想表达出爱情的万转千回,完全幻灭了之后也还有点什么东西在”。“这是张爱玲的自传性小说,从这个结尾来看,留下的并不仅仅是恨,还有一种余温。实际上,她的生命中是有与胡兰成和解的状态的。”青青说。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黄彦文
校对 徐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