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宋史专家游彪:宋仁宗有进取心却又很“狡猾”
来源:紫牛新闻
2020-10-02 12:50:13

宋朝是个很神奇的王朝,一方面经济、社会和文化空前繁荣;另一方面国家财政和军事能力却积贫积弱,“三冗”问题尾大不掉,最终也亡于北方游牧民族之手。这与宋朝早期开国君主创建的一套独特的政治制度有着怎样的关系?宋代的皇帝和士大夫为什么选择了这种政治制度?与其他朝代相比,宋朝十八位帝王平庸之主居多,这些“平平无奇”的君主如何缔造一个古代中国的巅峰盛世?近日,记者采访了《赵宋:十八帝王的家国天下与真实人生》作者游彪,在这位宋史专家、北师大历史系教授的眼中,宋朝究竟是个怎样神奇的存在呢?

记者:今年上半年有一部电视剧《清平乐》,以宋仁宗的一生为线索,讲述了一段风起云涌的朝堂故事,这部剧引发了很多热议,也引起了观众对宋仁宗这位帝王的好奇。站在一个历史学者的角度,您眼中的宋仁宗是一个怎样的帝王?

游彪:宋仁宗是一位有进取心的帝王。他主动地要改变宋初以来的弊端,实施庆历新政。但是,宋仁宗实际又是很“狡猾”的,他把范仲淹、韩琦等人赶出朝堂之后,自己却悄悄地把庆历新政中提出来的东西都慢慢地推进,一一落实了,较大程度上改善了宋朝的吏治。宋仁宗朝的政治是比较清明廉洁的。

宋仁宗对军事外交方面的问题,处理得比较稳健。宋仁宗亲政后不久西夏就建立了。宋仁宗派出狄青、范仲淹、韩琦等到前线遏制西夏,北宋和西夏间的战事基本上维持了比较稳定的局面。

宋仁宗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他执意废郭皇后,处理后宫问题不够妥当。宋仁宗还害怕大臣形成“朋党”,因此对大臣严加防范。

记者:在这本书里,您选择了“身世之谜”“逆反之爱”“忧患之际”“狄青”四个主要事件对宋仁宗的形象进行勾勒,为什么会选这四个事件,是出于什么样的考量?

游彪:帝王和其他政治人物都会或多或少地受到身世和早年经历的影响。这种影响会在他们为人处世、治国理政上体现出来。宋仁宗早年母后临朝的阴影和自己不幸的婚姻造就了他文弱、迟疑,做事犹疑不定的性格。这就是选择“身份之谜”“逆反之爱”两件事对宋仁宗的形象进行勾勒的原因。

“忧患”指宋仁宗在位时期北宋面临空前的现实困境,比太祖、太宗和真宗所面临的都严重。内政方面,吏治问题愈演愈烈。外交方面,西夏军事叛变危机爆发,辽朝趁机索要关南地,侬智高在两广发动叛乱,四面都遭遇着危机,这是宋仁宗朝之前不曾发生的。种种问题揭示出,在宋仁宗朝,北宋开国所遗留的制度、社会问题已经积累到一定地步,朝廷正在酝酿着变革。

狄青是武将群体的代表。一方面,狄青抗击西夏,战功赫赫,官至枢密使,堪称北宋最有能力的将领之一。宋代通常由文臣担任枢密使。然而,狄青出身行伍,最终官至枢密使,这是十分罕见的。这反映出他的巨大功绩以及皇帝对他的信任和褒扬。另一方面,狄青也是宋朝被压抑的武将的典型代表。狄青担任枢密使后,文官群起而攻之,狄青终被皇帝罢职。狄青的人生经历典型地反映出一个由文臣主导的社会中,武将的生存空间何其狭窄、生活环境何其压抑,反映出宋朝立国体制的某些深层次弊端。

记者:就您个人而言,在这十八位帝王中,您对哪一位最有共鸣感,或者说融入了较多的个人情感?

游彪:在赵宋十八位皇帝中,对我触动比较大的皇帝是宋太祖赵匡胤。赵匡胤出生于世袭的军人家庭,他年轻的时候吃了很多苦,后来靠个人的努力和奋斗,建立起了一个王朝,可能这也是和我个人经历有共鸣的地方。

赵匡胤建立的宋朝在历史上一个很大的贡献在于,结束了安史之乱以来中原地区军阀割据的混乱局势,虽然不像汉唐时代一样实现了完全统一,但这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上都有很重要的意义。赵匡胤的另外一个贡献在于,他确立起了宋朝的一系列制度,也就是对宋朝后来影响深远的国策,或者说“祖宗之法”是从赵匡胤开始确立的。赵匡胤作为武将出身,建国后更加注重的却是“文治”,这对两宋时期政局稳定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另外,赵匡胤个人道德上,在古代历史人物中也是可圈可点的,比如他对后周的孤儿寡母是给予礼遇的,这点不像其他王朝,一般改朝换代以后通常都会有血腥的杀戮。

记者:您这本书对宋朝历史的叙述更多是从帝王将相的视角切入的,我比较好奇一个生活在宋朝的普通百姓的感受是怎样的。比如在“靖康之变”历史事件中,汴京城里的老百姓的遭遇会是怎样的呢?他们不仅要面对金人的野蛮劫掠,朝廷为了凑齐赔款,也到处搜刮财产,那么他们对待金人、宋廷以及之后的伪齐政权的态度分别都是怎样的呢?他们怎样看待徽、钦二帝被俘,“国无主君”的局面?

游彪:“靖康之变”中,汴京城里的百姓经历国破家亡,凄惨之极。(1)物资极度短缺。汴京被金人围困时,补给无法运进城内;而汴京城军民众多,物资消耗快。宣和七年(1125)金军第一次围城十余日之后,汴京就出现食物紧缺、物价飞涨的局面。(2)汴京的驻军不多,勤王军队人数有限;但是战争激烈,士兵损耗大,城中百姓要上战场抵抗。(3)宋朝一度答应以赔款为条件,和金人议和。为了凑赔款,北宋朝廷就已经把汴京城中的财富搜刮一空。(4)金军攻破汴京之后,将汴京城洗劫一空,还在城内纵火。金人大肆掳掠百姓,特别是掳掠妇女,导致无数家庭骨肉分离。

百姓对金人恨之入骨。伪齐是金人的帮凶,剥削、镇压百姓,也遭百姓痛恨。相比之下,北宋末年风雨飘摇之际,宋廷是有能力保护百姓的唯一力量,即便抛开百姓对民族与政权的认同,从“保家”的角度,大多数百姓也会支持宋廷。

徽、钦二帝被俘,“国无主君”的局面之下,汴京城的百姓一定是非常恐慌的。早在金人攻破汴京、俘虏徽、钦二帝之前,北宋朝廷在战与和之间不断摇摆,导致普通百姓基本失去抵抗的决心,被悲观情绪所笼罩。据记载,早在金人第一次围城、徽宗出逃后,汴京城内上至官员,下至普通百姓就纷纷出逃。从百姓的角度,“国无主君”意味着他们失去了国家的保护,个人和家庭随时可能遭遇不测。靖康之变带给宋朝百姓的惨痛和创伤是刻骨铭心的。

记者:您接下来还有没有创作历史通俗读物的计划?

游彪:多年以前,有人找我写宋朝的亡国史,虽然后来计划无果而终,但自那时开始,我就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北宋、南宋究竟为什么会亡于异族之手?(《靖康之变——北宋衰亡记》代序)带着这样的问题,我重新思考了澶渊之盟、王安石变法、襄阳保卫战等重大事件对宋朝国势的影响。最终,我选择以靖康之难作为切入点,探讨北宋亡国的原因,写成了《靖康之变——北宋衰亡记》一书。如果有机会的话,希望能继续几年前的思考,再度梳理南宋的历史,与读者共同探讨南宋为何会走向灭亡。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黄彦文

校对 盛媛媛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