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八月十八日观潮
来源:紫牛新闻
2020-10-05 06:46:02
南歌子·八月十八日观潮
【宋】苏轼
海上乘槎侣,仙人萼绿华。飞升元不用丹砂。住在潮头来处、渺天涯。
雷辊夫差国,云翻海若家。坐中安得弄琴牙?写取余声归向、水仙夸。
月夜看潮图(局部)南宋·李嵩
八月十八日,钱塘江潮水从远处涌来,像是真有居住在海渚的人每年按时乘坐竹筏踏潮而来;涛头涌起,如雪成堆,又似是仙女站立潮头;潮头击起百丈高,又像是道人羽化飞升。海潮停止后,海面辽阔极了。而“居海渚者”的竹筏也回到潮头来处,那里渺茫如在天涯。
潮声如雷滚滚,在这吴国旧地;海浪翻腾,在这海若海神之国。同坐在望海楼上,怎么能才尽取这潮声留下的未尽之音,像伯牙一样写成《水仙操》。
海上乘槎侣:西晋张华《博物志》载:“旧说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
雷辊:潮声如雷。辊,快速转动。
海若:古代海神名。《庄子·秋水》:北海若曰:井蛙之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写取余声归向、水仙夸:吴兢《乐府古题要解》:伯牙闻海水洞滑崩澌之声,受到启发,作《水仙操》,成为一代中国古代操琴妙手。
1086年8月,苏东坡任杭州太守。
校对 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