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 视觉中国
本期心理聊吧来了两位70后,一位面临职场之惑——与单位这两年新招的95后之间隔阂颇大,不知如何相处;一位面临友情危机——闺蜜拿自己当情绪垃圾桶。工作和生活就好像出了问题的网络,频频出现“卡顿”现象。
与95后同事“联结失败”
马莉:最近两年,公司陆陆续续招收了不少95后新人,这些从小在网络空间成长起来的95后,特别适合如今更多面对网络的大数据工作状态,业绩都是可圈可点的。但是相处时间久了,对于95后和周围同事的相处模式及无形距离,也觉得有点不可理解。
最近,办公室的桔朱,生病住了医院,按照我们以往的惯例,除了工会表示慰问,大家也肯定要凑份子,去医院看望,但是,让人意外的是,她却很坚决地、一一婉拒了所有同事的好意。
对于她貌似不通人情的做法,很多同事都觉得无法理喻,午间餐大家聚一起,讨论这件事的时候,有人就提醒说,“上次咱们办公室老张的儿子结婚,就她没去参加,老张还以为忘记通知她了,不好意思了好几天,后来才知道通知过她的,是她没去也没捎礼”……
这时候我们才发现,不止是桔朱,其他部门的年轻人,好像也很少和同事之间有家长里短的来往,他们上班来,下班走,和同事之间的交流多半仅限于工作之间的话题。公司同事彼此间的婚丧嫁娶,他们几乎没有参加过,好像对于他们来说,工作就是工作,我来公司就是上班的,其他的事情一概与我无关。
昨天在电梯里遇到一位95后同事,问她去干吗,她说去婆婆家接孩子,我吃惊地问她,你啥时结婚的?竟然都当妈妈了,怎么没通知大家喝喜酒和吃喜面呢?她随意笑笑,并不愿意多说,只是告诉我上班当年就结婚要孩子了。
我“哦”了一声,不免为自己前几天还想要给她做媒的想法,自嘲地笑了笑。这还真是典型的“打工人”。可我们这样的单位,跳槽率很低,如无意外,同事之间有可能是会相处大半辈子的,真是无法理解这些年轻人到底是怎么想的,也有点不知道怎么和他们相处了。
姜冰(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你好,在你的描述中,我看到了两套不同的思维模式,一套是以你为代表的“以往”的相处模式,另一套是95后新同事带来的相处模式。这两套模式发生了碰撞。
你说的事件都很有代表性——你的办公室同事桔朱生病住院,却坚决婉拒了你们去探望她的一片好意。这在你们看来是不通人情的。我理解你的感受,像你所说的,如无意外,同事之间有可能是会相处大半辈子的,你的关心是真情实意的,被拒绝实在难以接受。往深层次说,在这两种模式的冲突中,你们才是被打败的那一方。桔朱接到通知也没有参加老张儿子的婚礼,这实在打破了你的经验认知。
还有你在电梯里遇到的另一位95后同事,结婚的时候没通知你们,你却还曾想过给她做媒,这种反差也够强烈。其实每个人对于工作的理解和需求不同,你在文中说,对于95后来说,工作就是工作。对你来说,工作意味着什么?工作可能意味着一份归属感,这种归属感需要把大家联结在一起。95后新同事的加入,让你有了一种联结失败的感觉。
换一种角度去想吧,如你所说,这些95后从小在网络空间成长起来,那你也会理解,一个人的生活环境和成长方式会决定他的处事方式,一个群体亦是如此。既然生活环境和时代背景不同,处事方式不同也很正常。对于同样的事,观点不同很正常,你认为同事间应该亲如一家,95后新同事也许习惯保有自己的隐私。怎么跟同事相处,没有固定的特有的模式,也没有好坏对错之分。也许你一时理解不了他们的想法,但尊重对方的选择总不会错。而且,未来很长,总会找到大家都舒服的相处方式。
闺蜜拿我当情绪垃圾桶
桃子:闺蜜最近工作不顺,换了一个新部门,明争暗斗轮番上演,我和她的微信聊天记录里都是她的抱怨,我也随着她的描述像一个旁观者一样对她部门的事儿了如指掌,经常同仇敌忾地和她一起开骂。日子一长,我有点不舒服,我们之间的聊天几乎已进入“她抱怨我开解”的无限循环模式,除此之外,我们似乎很久没聊生活里的美好事物了,一本书、一部电影、一件衣服……这种寻常的闺蜜之间的分享很久没有了。
现在,我经常开着和她的微信窗口,不知道如何回复她那一条条抱怨,其实,我发现,她并不需要我的开解,她在风起云涌的办公室里其实干得挺好,我不过是她的情绪垃圾桶而已,她把情绪垃圾扔掉了,就轻松上阵继续职场拼杀,可是我如何消解这些负面情绪呢?
姜冰:你好,在你的来信中,我看到了你被迫做着自己不太喜欢的事。不知道以前你和你闺蜜在聊天的时候,是谁更容易主导一个话题,谁更容易配合呢?
一个人不顺的时候,表达是一种疗愈,而朋友就是最好的倾述对象,你作为这个倾述对象非常适合,不只倾听,还同仇敌忾地和她一起开骂。时间久了,你就觉得这样聊天没意思也很正常,首先是没什么营养,其次也渐渐不知道如何回复她那一条条抱怨。安慰劝解是需要力气的,开解的话也许都被你说了个遍。还有最重要的是,你发现你闺蜜其实根本不需要你的开解,在风起云涌的办公室里干得挺好。友情的最佳状态是你好我也好的双赢,现在,是她好你不好,她把情绪垃圾给了你,你不知道如何消解。
也许需要从源头开始改变一下。如果你不想听她太多的抱怨,那就跟她说,你想聊一些除了她工作外的话题,也可以明说,最近你心情不佳,不想再听负面的消息了。不知道这样做对你来说难不难?如果你觉得难以说出口,那就想一想你们在平时的相处中,你是否总是习惯被她主导,是否很少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也许一切都没有这么复杂,她只是觉得你以前跟她一起开骂特别痛快,她喜欢这样的感觉,以为你也喜欢,所以常常把话题上往这转。总之,别让自己太委屈,这样反而会影响你们的友情,该表达的还是要表达的。
心理聊吧参与方式——
心理聊吧·亲子参与方式——
栏目主持人:王睿
校对 徐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