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古墓中的画作:东晋时期贵族生活
说过司马睿(晋元帝司马睿:成也王家,败也王家),再说晋明帝司马绍。司马绍,字道畿,司马睿长子,出生于299年。司马绍性情孝顺,腹有文韬武略,聪明有机断,自幼受到父亲司马睿特殊的宠爱。永嘉元年(307年),司马绍随父亲司马睿一同移镇建业。
司马绍敬贤爱客,喜好文章辞藻。据说,司马绍年幼时,某次坐司马睿膝上,正遇长安使者到来,就问司马绍道:“你说日与长安哪个远?”司马绍回答说:“长安近,不曾听说过人从日边来,由此就可以知道了。”晋元帝觉得很奇异。第二天,群臣宴会时,司马睿又问他这个问题,司马绍却回答说:“日近”。晋元帝脸色一变说:“怎么和昨天说的不同呢?”司马绍回答说:“抬头就望见日,但却望不见长安。”
司马绍办事果断,雷厉风行,还有一件小事可做佐证,《世说新语》载:晋明帝欲起池台,元帝不许。帝时为太子,好养武士。一夕中作池,比晓便成。今太子西池是也。
司马绍好习武艺,善于安抚将士。当时江东人才济济,远近都归心于司马绍。一次,王导和温峤一起谒见司马绍。司马绍问温峤前代统一天下的原因。温峤还没有回答,王导抢先说道:“温峤年轻,还不熟悉这些事情,请允许臣为陛下说明。”王导就一一叙说晋宣帝司马懿创业之时,诛灭有名望的家族,宠幸并栽培赞成自己的人,以及晋文帝司马昭晚年杀高贵乡公曹髦之事。司马绍听后,羞惭不已,掩面伏在坐床上说:“如果像您说的那样,晋朝天下又怎能长久呢!”
王敦之乱时,王室六军溃败,纷乱不已。司马绍欲率将士与叛军决战,他登上车子将要出发。温峤坚决谏阻,抽剑斩断马的套绳,司马绍方才作罢。
司马睿去世后,司马绍即皇帝位,大赦天下,是为晋明帝。王敦虽于永昌元年(322年)回到武昌,却继续遥控朝廷,图谋篡位,于太宁元年(323年)暗示朝廷征召其入朝。司马绍以手诏征召王敦。在这一年,某次王敦夜宴,武卫将军王允之喝多了,就先去躺着休息了。不料王敦与钱凤谋密谋为逆,恰巧王允之已醒,悉闻其言。他立即赶回南京,便告诉其父荆州刺史王舒。王舒急忙与王导一同入宫报告晋明帝,让其早作防备,未雨绸缪。
司马绍得悉后,积极准备,严加防范。王敦之兄王含率军进攻建康。司马绍调度有方,有条不紊,当年七月,成功击败王含所统帅的部队,平定了王敦之乱,“王敦愤惋而死”。
司马绍平定王敦之乱,还有一遗鞭脱身的演义故事,《世说新语》说得近乎传奇:司马绍骑马扬鞭,暗察王敦大军形势。路上遇到一家卖食物的小店。司马绍便将金马鞭送给店主姥姥说:“待会有人追我的时候,烦请姥姥帮忙将我藏匿起来。”司马绍如此冒险,果然被发觉了。王敦说:“此必黄须鲜卑奴来!”他命人去追赶,路经姥姥处,姥姥说:“那人过去很久了,追不上了。”王敦派来追击司马绍者,颓然而返。司马绍母亲荀氏是鲜卑人,司马绍“须黄”,异相。王敦称他为“黄须鲜卑奴”。
很可惜,司马绍的身体不争气。他虽然终于解决了王敦这个大难题,但自己的身体也垮掉了。太宁三年(325年)三月初二日,司马绍立长子司马衍为皇太子,闰八月二十五日,病逝于东堂,享年方才二十七岁。
司马绍聪明敏捷,能随机断事,尤其明白事理。他在位期间,兵乱连年,饥荒不断。死于饥荒战乱瘟疫者,超过人口之半,国家空虚,社会凋敝十分严重,国事极端艰难。又值王敦挟兵震慑人主,欲窃夺神器。司马绍虚与周旋,养成其恶,以弱制强,潜心谋划,当机独断,肃清大凶。他又调整荆湘等四州将领,以分散长江上游地方势力,拨乱反正,加强根本,削弱枝叶,虽在位时间短暂,但对安定国家大局的影响深远。
东晋自建国以来,北方侨姓士族与南方东吴士族之间的矛盾,一直十分尖锐,东吴士族往往受到排挤与压制。明帝为了稳定东晋政权,力图调解矛盾,以期打破宗族界限,为国家选拔人才。在临终遗言中,他还要诸臣为自己治丧时“务从简约”,不得奢侈。
唐朝名相房玄龄对司马绍评价颇高,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论及司马绍也是不吝溢美之词。司马睿无力驾驭权臣,忧愤而死。司马绍有此能力,却英年早逝。此后东晋王朝始终被权臣所困扰,最终被刘裕取而代之。余波荡漾,且就司马睿司马绍父子之后的东晋朝局略作交代。
南迁不久,文官武将都希望能收复北方。但晋元帝只想做偏安皇帝,他担心某些人因北伐立下大功,建立威望,尾大不掉,难以驾驭。这并非杞人忧天。桓温、刘裕相继利用北伐,最终图谋篡位,验证了他的这种担忧。桓温是司马绍的驸马。他有一名言:“如果不能流芳百世,还不能遗臭万年吗!”371年,桓温废掉皇帝司马奕,另立司马昱为帝,是为简文帝。但372年,司马昱就病死了。此时,桓温也疾病缠身,年逾花甲,他加快了篡位步伐,要求新即位的孝武帝司马曜给他举行加九锡礼。但是谢安、王坦之等人以九锡礼的策命之文写得不合格为借口,让执笔者一遍又一遍地不断修改,敷衍拖延,一直修改了八九个月,直到桓温一命呜呼,文章还没有修改好。
404年,桓温最小的儿子桓玄篡晋自立。出身北府军的建武将军刘裕,起兵征讨桓玄,攻入建康,大败桓玄,重新迎回司马德宗登上帝位。刘裕击败桓玄后开始掌握东晋实权,也坚决实行北伐。巨大的军功,使刘裕在朝廷的地位显赫无比。420年,刘裕终于代晋称帝,改国号为宋。存在百余年的东晋彻底结束。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鲜卑拓跋部统一黄河流域,北方出现了强大的魏国,如果没有统一的汉族政权,鲜卑人几次大举南侵,很有可能并吞长江流域,摧残江南发展中的经济和文化。刘取代纪纲不立、豪强横行的东晋,建立比较有力的刘宋朝,对于有力抗衡北朝,是一巨大贡献。陈寅恪先生认为,南朝分为三个阶段,东晋属第一阶段,宋、齐、梁是第二阶段,陈霸先建立的陈朝为第三阶段也是最后时期,而刘宋的建立则标志着东晋门阀政治的正式结束。 王振羽
校对 徐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