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鉴娱|唐嫣《燕云台》引发争议,也说“八卦”不休的萧太后恋情
来源:紫牛新闻
2020-11-05 20:35:52

由唐嫣、窦骁主演的古装剧《燕云台》正在热播,影视剧背后的历史故事也引发网友兴趣。《燕云台》由小说原作者蒋胜男操刀,此前其最负盛名的小说和编剧作品是《芈月传》。说到这部剧,蒋胜男说,写萧燕燕是自己用心用感情来写的," 我最喜欢萧燕燕这个人物,这个人物很复杂,很个性,很有张力,我改变以往的思维方式,用全新的观念去解读萧燕燕这个人物,塑造历史的真实形象。"

蒋胜男5日也回应剧情争议,她表示,“我不止是写了关于辽国的故事《燕云台》,还写了关于北宋的故事《凤霸九天》和关于西夏的故事《铁血胭脂》。关于杨家将的故事主要内容是在北宋篇里头。”

她还称,“我写这个系列的初心是希望以史为鉴,探寻在当时为何会形成宋辽夏三朝并立的情况,宋有什么缺失错误,辽和西夏又是为什么能传续下去。秦一统天下,不代表法家绝对正确;汉初用黄老之术,是楚文化;汉武时独尊儒术和盐铁论,是齐鲁文化。’粉历史‘如果只走向闭目塞听和党同伐异,与当下无益,于未来有害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也采访了青年文化学者侯印国,起底历史上真实的萧燕燕的恋爱婚姻,以及好姐妹们。

晚清“同光十三绝”中的萧太后扮相(左)

萧燕燕其人

萧绰,小字燕燕,出生辽国权贵世家。父亲萧思温是辽太宗的驸马,她的两个姐姐分别嫁给了辽穆宗之弟太平王和辽景宗耶律贤之弟赵王,自己则成为了辽景宗的皇后,是萧氏后族所出的众多皇后之一。辽景宗去世后,她和景宗的儿子耶律隆绪继位,史称辽圣宗,尊萧绰为皇太后,时年30岁的萧绰开始了27年的临朝摄政生涯。在其实际统战期间,辽国进入鼎盛时期。萧太后不仅堪称辽国中兴之主,在后代民间文学中也极具人气,尤其是作为《杨家将》系列传说故事中的敌国领袖,是民间知晓度极高的一位女性政治家。

侯印国说,在北京地方传说中,萧绰并非萧思温的亲生女儿,而是在山脚下捡来的弃女,其真实身份乃是龙潭的龙女。民国九年(1920)王兆元编纂的《平谷县志》中说平谷“西山角下有龙潭,水势渊深。有幼尼出行汲,忽内急而溺于潭侧,潭中龙因有人道之感,孕而生女,弃之山陬。邻村萧姓者怜而养之,长而韶秀聪慧,后入辽宫为后。主卒子幼,后即专政,遂有萧太后之称。至今其地名萧家院。”这当然只是一个不可信的传说,但有趣的是,关于萧绰的父亲,历史上确实有不同的说法,这种争论在宋代就已经出现了。

有人认为萧绰之父叫萧守兴(或称挟力宰相)。宋元之际成书、托名南宋叶隆礼所撰的《契丹国志》中记载:“景宗皇后萧氏,名燕燕,侍中、守尚书令萧守兴之女也。或以燕燕为北宰相萧思温女。”萧绰的父亲到底是萧守兴还是萧思温?还有人提出一种意见,萧守兴就是萧思温,这个说法得到很多学者的认可。今天一般认为萧绰就是萧思温的第三个女儿。

萧思温推动燕燕嫁给耶律贤

侯印国表示,与剧中有所不同的是,萧思温并非是贤良之臣,甚至可以说是个奸臣。他也曾领兵打仗,但毫无将帅之才,不过他颇有政治头脑,对历史上著名的昏君辽穆宗耶律璟百般讨好。辽穆宗“荒耽于酒,木猎无厌”,“宴饮达旦”、“昼寝夜饮”、“醉中骤加所有官”,还在醉中随意杀人,还使用炮烙、腰斩、刺目等刑罚对付异己。萧思温从不劝谏,一味顺从。

应历十九年(969)二月,辽穆宗带着萧思温等亲信大臣打猎时射中大熊,萧思温马上进酒庆贺,穆宗喝的酩酊大醉后怒斥身边的侍役,长期被虐待的侍役,主要是近侍小哥、盥人花哥及厨子辛古等六人,趁着他大醉不醒将其刺杀。

萧思温得到消息,顾不上缉拿凶手,首先想到一个关键问题,刚刚驾崩的辽穆宗没有子嗣,皇位由谁来继承?于是他施展手段,将与自己关系极为密切的耶律贤推上皇位,这就是辽景宗。为了报答萧思温的拥立之情,景宗一回到上京,就晋封他为北院枢密使、北府宰相、尚书令,第二个月封其女萧绰为贵妃,不久,萧绰就被正式册封为皇后了。

萧思温的政治投机获得无限回报,但也引发其他人的极度不满,在第二年的五月,就被人刺杀而死,并没有来得及大享荣华。但他的女儿萧绰却因为他的选择,而走上权力的最中心,最终成为庞大帝国的实际掌控者。

被“八卦”的燕燕与韩德让恋情

萧太后与韩德让的感情是史学界富有争议的话题。韩德让是契丹化了的汉人。唐末战乱中,其祖父韩知古被掠到辽为奴,当时只有6岁,但韩知古才华过人,受耶律阿保机和皇后述律平的重用,居然做到中书令这样的高官。韩德让的父韩匡嗣官居南京(今北京)留守,封燕王,后因与宋军作战失败,遥授晋昌节度使,降为秦王。

萧绰与韩德让相识很早。韩家以医术而出名,萧绰的母亲吕不古身体不好,经常找韩德让的父亲韩匡嗣看病,因而萧家和韩家走动比较频繁。但萧绰与韩德让年龄相差12岁,他们相识之时,萧绰才14岁,但韩德让已经26岁了。有史料记载他们相识后很快谈婚论嫁,萧思温也很愿意将萧绰嫁给出类拔萃的韩德让。但很快便发生了上文中所提到的辽穆宗被刺杀、萧思温拥立耶律贤的事件,萧绰也被送入了皇宫,成为了耶律贤的妻子。

萧太后摄政也得到了掌握军权的韩德让的支持。《辽史》上说当时萧太后“泣曰:‘母寡子弱,族属雄强,边防未靖,奈何?'”手握重权的耶律斜轸与韩德让首先表了态,说“信任臣等,何虑之有!”于是她首先令耶律斜轸与韩德让分掌南、北枢密院,“参决大政”于朝廷。同时,任命韩德让为“总宿卫事”,大致相当于今天的中央警卫部队总司令,借此掌控了局势。

萧太后和韩德让的爱情故事在当时就被“八卦”,宋代路振《乘轺录》说:“萧后幼时,尝许嫁韩氏,即韩德让也,行有日矣。而耶律氏求妇于萧氏,萧夺韩氏之妇以纳之,生隆绪,即今虏主也。耶律死,隆绪尚幼,袭虏位。萧后少寡,韩氏世典军政,权在其手,恐不利于孺子,乃私谓德让曰:‘吾尝许嫁子,愿谐旧好,则幼主当国,亦汝子也。’”萧太后私下里对韩德让说:“我曾经许嫁给你,愿意重续前缘,那么年幼的皇帝继位了,他也就是你的儿子了。”

侯印国告诉记者,“后代还传说他们不仅生前相恋,死后还葬在一穴,大概并不是这样。史学家对此有不同的意见。“清代学者厉鹗就说:“睿知(萧太后)史称贤后,隆运辟阳之幸,其说近诬。”

两位姐姐都死在萧太后手中

萧思温共有三个女儿,萧绰最小,但最得父亲喜爱。据说有一天萧思温为了考验三人,让她们各自打扫一间屋子,虽然三人此前都不曾干过这种粗活,但对待此事的态度截然不同。大姐和二姐都只是草草了事,萧绰则非但将房间打扫的干干净净,还将房间中摆放的器物一一用心擦拭。萧思温由此评价萧绰“此女必定成家”。

萧绰两个姐姐的事迹史料记载出入很大,矛盾重重,连她们的名字都有不同的说法。有史书认为大姐名叫萧胡辇,在《辽史·圣宗纪》中多次出现“皇太妃胡辇”,但她并不是真正的皇太妃,而是嫁给了辽穆宗的亲弟弟罨撒葛。

罨撒葛本来被封为太平王,但一直想造哥哥辽穆宗的反,一度被囚禁和变相流放。直到景宗继位之后,这位皇叔被封齐王。但齐王运气不太好,三年之后就病死了,死后追封为“皇太叔”,这样萧胡辇也就成为了皇太妃。萧胡辇本人很有一番本领,在丈夫死后她统领丈夫的旧部,四处征战,降服了西北不少小国家。

此后,她看上了一个叫挞览阿钵的奴隶,向当时已经掌权的妹妹萧绰请求改嫁给挞览阿钵,萧绰在再三阻止后同意了他们的婚事。后来挞览阿钵不断怂恿在西北有一定实力的妻子萧胡辇造反,被萧绰先下手为强,设法废掉了大姐的兵权,囚禁在怀州,并最终赐死。《辽史》对此有清晰的记载,说“赐皇太妃胡辇死于幽所”。

萧绰的二姐史书上没有留下名字,下场也和大姐一样富有悲剧色彩。她被嫁给辽太宗弟弟李胡的儿子赵王喜隐为妃,但赵王在景宗继位之后多次想要谋权篡位,虽然屡次失败,但居然愈挫愈勇,在景宗晚年时发动了第三次政变,这次掌握实权的萧绰皇后没有对这位姐夫手软,直接将其处死。二姐为了替自己丈夫报仇,决心在家庭宴会中借机毒死自己的亲妹妹,但她显然不是这位后来临朝称制的妹妹的对手,事情很快败露,被自己的亲妹妹赐死。

萧绰的同胞大概就只有这两位姐姐,她还有个弟弟萧继先,其实是父亲萧思温从兄长那里过继来的,并非是萧绰的亲弟弟。萧绰把自己和景宗的公主耶律观音女嫁给了这个弟弟,导致他们辈分的混乱。此外《辽史·后妃传》提到,辽圣宗的仁德皇后是萧绰的弟弟隗因的女儿。“这个隗因是不是就是萧继先,学术界尚有争议,一般认为隗因和萧继先就是同一个人。”侯印国说,“令人感慨的是,这两位至亲的同胞姐姐,最后都死在了萧绰手中。”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校对 盛媛媛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