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藏族题材电影是中国影片的一支中坚力量,这些年出过多部精品,其中,万玛才旦导演功不可没,他将厚重的藏地文化,用细腻的镜头语言展现得淋漓尽致。继2018年《撞死了一只羊》后,他的第七部电影《气球》今天上映。
是七部电影中最通俗易懂的一部
其实《气球》早就引起普遍关注,2019年10月,《气球》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首映,引起了国内外影人的强烈反响。随后,万玛才旦带着这部电影参加了上海、多伦多、东京、釜山、平遥等多个电影节,斩获多项提名和奖项,目前豆瓣分也高达7.9。
电影《气球》讲述了达杰(金巴 饰)一家因一只普通的避孕套卷入了一系列尴尬而又难以抉择的事件当中。妻子卓嘎(索朗旺姆 饰)意外怀孕想要打掉孩子,但信仰虔诚、思想传统的达杰坚信孩子是去世的父亲灵魂轮回转世,面对现实的各种问题和压力,他们原本宁静的日常生活被彻底打破,恩爱的夫妻俩之间出现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也就是说,《气球》借由一个普通藏族家庭的故事,讲述灵魂信仰与现实的紧张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 《气球》由《塔洛》《撞死了一只羊》原班人马制作,此前《撞死了一只羊》上映时,很多影迷表示似懂非懂,而这次《气球》算是万玛才旦电影中最通俗易懂,也与观众更亲近的一部。
灵感来自中关村上空偶见的红气球
相比之前的电影,记者看到,《气球》里的叙事内容会更丰富,比如爷爷的世界是马背世界,而达杰们来到了摩托车世界,影片里还插入了现代航空飞机飞跃天空,以及电视里正在播放的试管婴儿的新闻报道,来佐证新时代的到来。
另外,在片中,“信仰与现实的抉择”的主题,最终落脚在女性生育权这一全球性话题上,这里面有多层叙述,比如卓嘎与达杰之间为要不要生下孩子而产生的纠结;卓嘎的妹妹尽管出家当了尼姑,但与她从前的男朋友德本加之间也存在着隔膜和误解;关于灵魂从一个机体投胎到另一个机体的信仰问题……这些交织在影片中。
谈及创作灵感,万玛才旦导演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气球》的创作灵感来自于他在北京电影学院上学期间的一次“偶遇”。当时,他在北京中关村上空偶然看到一只红色气球。“这个场景当时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觉得是特别好的小说意像。我当时就构思了故事的发展,红气球对应白气球,白气球让我想起了避孕套,再接着人物一个个出现,整个故事的框架就清晰起来了。而红气球一直是世界电影史上最经典的电影意象,这也激发了导演的创作欲望和冲动。经过几年时间的酝酿,并与自己最为熟悉的藏地文化及真实生活意象相结合,才有了《气球》这部电影。”
“浅看,是宿命;深看,是解脱”
电影结尾,两个红气球,一个破了,一个飞上天空,代表的更多是一种无奈。该片的结尾是开放式的,女主角到底有没有生下孩子,以及电影试图阐释的信仰与现实两难的抉择,可能每个观众都有自己的答案。
记者注意到,上一部《撞死了一只羊》由王家卫导演监制,此次电影的结尾再次特别鸣谢了王家卫。王家卫曾对媒体表示:“万玛才旦电影的迷人之处,在于可以深看,也可以浅看。浅看,是宿命;深看,是解脱。”
有影迷也表示,万玛才旦的影片向来极具个人风格,无论是《塔洛》《撞死了一只羊》还是《气球》,其作品都深深植根于藏地文化,同时也关注观众的感受,特别是其他区域的观众的感受,通过对话、镜头细节等方式,让非藏地文化语境里的观众,都能够真正了解背后的文化寓意。
————福利分割线————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将送出14张电子兑换码!
想参加的读者网友,可点击本文最下方的记者头像,在“私信”里发送“你想观看的理由”,并留下手机号码,就有机会获得2个兑换码!
届时小编将通过私信或者手机短信的方式,向中奖网友发送激活码和使用方法。
名单不再另行公布!谢谢配合。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孔小平
校对 李海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