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声】大国外交/“红色中国船坞”为何成为当地民众扣扣相传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4年4月14日
来源:央广网-央视新闻 中国之声

央广网北京4月14日消息(记者冯悦 刘乐 潘毅)国家主席习近平4月4日致电米丽娅姆·斯皮泰里·德博诺,祝贺她就任马耳他共和国总统。

习近平指出,中马两国建交52年来,始终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相互支持,经贸投资、文化教育、医药卫生合作成果丰硕。

德博诺总统的就任将对中马两国未来发展产生什么影响?中马两国在经贸领域有哪些合作空间?作为“欧洲后花园”的马耳他,将在中欧关系中发挥怎样的作用?

特别节目《大国外交》4月14日推出:《“红色中国船坞”,为何成为当地民众口口相传的故事?——专访中国驻马耳他大使于敦海》

中国驻马耳他大使于敦海(图片来源:中国驻马耳他大使馆)

总台中国之声记者:2024年是中国同马耳他建交52周年。4月4日,习近平主席向马耳他新任总统德博诺致贺电。德博诺总统的就任将对中马两国未来发展产生什么影响?

中国帮助马耳他建造的30万吨级的“红色中国船坞”(图片来源:中国驻马耳他大使馆)

2022年10月6日,于敦海大使向马耳他圣玛格丽特中学“中国角”师生转交习近平主席复信原件(图片来源:中国驻马耳他大使馆)

于敦海:4月4日,习近平主席在马耳他德博诺总统就任的第一时间就发去了贺电,这充分体现了习近平主席和中方对于中马关系的重视。

习近平主席在贺电中指出,中马两国建交52年来,始终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相互支持,经贸投资、文化教育、医药卫生合作成果丰硕。这是对两国友好关系的高度凝练和经验总结。

建交半个多世纪以来,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马两国始终在政治上互尊互信,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相互理解支持。马方坚定奉行一个中国原则,中方也在涉及马方重要利益问题上给予了宝贵支持。中国当年帮助马耳他建造了30万吨级的干船坞,被亲切地称为“红色中国船坞”,成为了当地民众口口相传的故事。

马耳他是最早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欧洲国家之一,双方在这一框架下不断拓展经贸投资、清洁能源、科技创新、交通物流等领域合作,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两国传统友谊根植于民心。2022年8月,习近平主席向马耳他圣玛格丽特中学“中国角”师生亲切复信,成就了两国友谊一段新的佳话。中国文化中心、马耳他大学孔子学院、地中海中医中心在马耳他可谓是家喻户晓。2023年,中国电影频道《世界电影之旅》推出的马耳他系列节目,更是让这个地中海小国“火”了一把。

历史是一面镜子。半个多世纪以来,中马关系之所以保持强劲发展势头,关键就在于双方能够做到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习近平主席在贺电中表示,高度重视中马关系发展,愿同德博诺总统一道努力,赓续传统友谊,深化务实合作,推动中马关系不断取得新进展,更好造福两国人民。展望未来,我们期待在两国元首的战略引领下,同马方继续携手努力,传承两国友好的初心,坚持务实合作的真心,不断推动中马关系迈上新台阶。

2023年6月9日,驻马耳他使馆举办中国医疗队派遣60周年暨中国援马医疗队派遣30周年招待会(图片来源:中国驻马耳他大使馆)

总台中国之声记者: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在马耳他落地,为当地消费者带来更多购车选择。同时,马耳他蓝鳍金枪鱼亮相上海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大获成功,并开启对华直接出口。中马两国在经贸领域还有哪些合作空间?

于敦海:我们经常把经贸合作比作两国关系的压舱石和推进器。到任以来,我深切感受到中马两国企业的“双向奔赴”,对开展互利合作有着积极意愿,多年来双方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务实合作不断深化,亮点纷呈。比如,中国的电力公司在马耳他投资落地,通过优化当地能源结构,帮助马耳他居民电价下降四分之一。还包括中国的新能源汽车,现在在马耳他的公路上经常可以看到中国品牌的电动汽车。不仅如此,中国品牌的电动客车也进入了马耳他当地的公交系统,为马耳他提供了质优价廉、清洁安全的交通选择,也为马耳他发展绿色经济、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助力。再比如,马耳他的蓝鳍金枪鱼,在2023年上海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亮相,大获成功,成为了“明星产品”之一。马耳他水产养殖协会CEO跟我说,中国市场地位特殊而重要,能够进入中国市场是马耳他蓝鳍金枪鱼产业的重大成就。

上述仅仅是几个例子,中马两国经济合作还有很多潜力可挖。中国当前正在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数字经济、生物制造、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这与马方对于本国经济发展的未来规划有相似之处。双方可以加强战略对接,探索释放在相关领域的合作潜能。

同时,中国正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并倡导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致力于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中国有着14亿人口的大市场,有超过4亿的中产阶级,对于高品质的商品和服务需求日益增加,这也将为包括马耳他在内的世界各国带来巨大机遇。同时,马耳他具有独特区位优势,是连接欧洲和非洲市场的门户。中方将继续鼓励中国企业积极考虑赴马投资兴业,实现双赢和多赢。

2023年4月21日,地中海中医中心失眠专科门诊成立(图片来源:中国驻马耳他大使馆)

马耳他小朋友参加孔子学院活动(图片来源:中国驻马耳他大使馆)

总台中国之声记者:马耳他是一个位于地中海中部的岛国,素有“欧洲后花园”之称。作为欧盟成员国,马耳他将在中欧关系中发挥怎样的积极作用,更好促进中欧关系健康发展?

于敦海: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已经走过了20年历程,虽然历经波折,但是保持着向前发展势头,已经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交流合作的格局。

马耳他一直是中欧关系发展的支持者。马耳他外长博奇曾经表示,马耳他是中国在欧洲的朋友,将继续为推动欧中关系发展发挥积极作用。马方不但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马耳他是中欧对话沟通的倡导者。马方认为欧中合作领域广阔,应从务实角度看待和处理双方可能存在的竞争和分歧。中欧是伙伴而不是对手,应携手应对全球挑战。

马耳他是中欧互利合作的推动者。作为首批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欧盟成员国之一,近年来,中马在清洁能源、医药卫生等领域合作成果丰硕,亮点不断,为中国同欧盟国家合作发挥了示范作用。未来中马还将探索与其他欧盟国家开展三方和多方合作,进一步释放中欧合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红利。

马耳他是中欧人文交流的促进者。一直以来,中马人文交流走在中国同欧盟国家的前列。中国在马耳他设立了欧洲第一个中国文化中心、欧洲第一个中医中心,马耳他大学孔子学院受到越来越多热爱中国文化和对中文感兴趣的青年人的欢迎。中国政府在桑塔露琪亚市援建的苏州古典园林项目“静园”,已成为马当地民众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和中马友谊的象征。相信未来马耳他将继续为当地民众乃至欧洲民众了解中国提供窗口,为中欧友好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