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爱带往“海的另一边”

援助国家:坦桑尼亚桑给巴尔 援助时间:2020-9——2021—10

陈兵海 第 30 期援桑给巴尔中国医疗队 队员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 主任医师

 陈兵海.jpg

  2021 年 5 月,当听说正在组建的第 30 期中国(江苏)援桑给巴尔医疗队里,有个泌尿外科医生的名额, 我就有点心潮澎湃、跃跃欲试。

  尽管当时我已是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曾先后赴美国、德国的知名医疗机构进修,主持国家级、市 厅级等课题 5 项,发表 SCI 论文 10 篇,并获得江苏省 333 工程培养对象等荣誉称号,但在某种意义上代表“国 家使命”的援外号令面前,我仍然觉得,这将是一次提升自我人生与职场厚度的机会,因为这不仅可以深 度践行“医学无国界”的科学精髓,更有幸能把个人绵薄之力融入“国家大爱”,带往“海的那一边”。

  但我还是有些迟疑的。一个最无法回避的问题就是:父亲正重病在床,此去漫漫一年,意味着在父亲 最需要我的时候,我将无法床边尽孝。没想到,首先表示坚决支持的我的就是父母,他们希望我珍惜这份“家 庭的光荣”;同为医护人员的妻子也力挺,说“家里你什么都不用担心”;10 岁的女儿则对我表示:“我 会很想念你,但我会更加认真学习。”

  在全家的理解与鼓励下,经过慎重考虑,我最终主动报了名,并顺利获得批准。

  历经近 30 个小时长途飞行,我们第 30 期援桑医疗队全体队员于当地时间 9 月 21 日上午 9 点多钟抵达目的地。我们江大附院的队员全部在 纳兹摩加医院工作,这是当地最大的医 院,病人数量长期居高,很多病人都是 奔着中国医生慕名而来。

  印度洋环绕的桑给巴尔岛风景秀 丽,可物质条件之艰苦却远超事先想像, 包括缺医少药、有时连水电供应都无法 保障等等。以我所在纳兹摩加医院泌尿 外科为例,建筑陈旧,一间病房里病人 多达十几名,没有空调,手术室很多设 备年久失修,超限度使用。

下乡义诊,为边远地区贫民送医送药.jpg

下乡义诊,为边远地区贫民送医送药

  周一周二是我的固定手术日,周三 和周五则是门诊。由于病人太多,每次 上门诊,中午都无法休息,拖班成为常 态。医院距驻地也就 10 分钟左右的路程, 我却经常无法抽身回去吃午饭,最迟时, 上午的班要拖到下午 3 点多钟。那些席 地而坐、满眼期待的病人,有很多都是 从偏僻地方赶来就诊。除了路途崎岖, 每次来回路费对他们而言也是笔不小的 开支。宁可自己累一点,我也都要尽我 所能满足他们,谁让我是医疗队唯一的 泌尿外科医生呢。

指导当地医生Dr Makame手术.jpg

指导当地医生Dr Makame手术

  远在异国他乡,再多的劳累与孤苦都能扛得 住,但真是挂念病榻上的父亲啊。不幸的消息还是 传来了,就在我出征月余后的 10 月 24 日,父亲因 病情恶化溘然长辞,留下的最后一言是:“我等不到小海回来了”。

不一样的肤色,一样的笑容。.jpg

不一样的肤色,一样的笑容。

  我永远忘不了那个周六,当我收到微信上的噩耗,泪水夺眶而出。我去了海边,面对祖国方向、 面对家的方向,躬身遥祭父亲。

  从驻地到海边,短短数百米,留下了我迄今最 沉重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