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桑给巴尔当工程师
援助国家:坦桑尼亚桑给巴尔 援助时间:2021-9——2022-10
殷骏 第 31 期援桑给巴尔中国医疗队 副队长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 主任医师
“整套腹腔镜设备已于 2019 年运抵奔巴岛的阿卜杜拉姆才医院(Abdulla Mzee Hospital, AMH), 因为疫情的全球大流行,工程师无法过去安装调试,所以整个奔巴地区的腹腔镜手术也无法开展。”这是 出国培训期间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对外交流合作处李郁处长对我说的。
“我们也跟你一样,心急如焚啊!“李处说。
我是中国(江苏)第 31 期援桑给巴尔医疗队副队长、奔巴点的普外科医生殷骏。通过层层选拨考核后,医疗队顺利完成组建,并于 2021 年 5 月开始为期四个月的全脱产封闭式培训。在此期间,我们开始了解受 援国的医疗状况,得知桑给巴尔缺医少药,主要依靠中国政府不间断的派驻医疗队以帮助该国提供医疗卫 生保健服务。腹腔镜技术是二十世纪末兴起的外科界的革命性医疗进步,大部分的手术由传统的开放式入 路转变为内窥镜下的微创入路。由于其手术视野好、操作精细、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在全球及国内各 大外科及妇科均已广泛应用。但也由于设备价格昂贵、技术人员要求高等特点,限制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 使用。江苏省自 1964 年起向桑给巴尔派遣援外医疗队,除专业技术人员的持续派驻外,也在不间断地捐赠 药品和耗材。目前已经在桑给巴尔建立了中国医疗队微创外科(桑岛)、眼科、微笑、消化内镜、创伤、 疝病等六个医疗中心。2019 年,为进一步推动奔巴卫生技术水平的提升,捐赠了整套的腹腔镜设备。
“疫情的缘故,使得设备无法装机,先进的医疗技术无法开展,广大当地的百姓无法受惠于这一微创 手术,怎能不使我焦虑。”我当时暗下决心,要在我们援外这一年期间争取解决这一问题。
工作从当下、从国内就做起。
在省卫生健康委的帮助下,我拿到了捐赠的腹腔镜设备的品牌、型号及详细参数。于是,我找到了该公司在苏州的代理经销商和维护工程师。我和我们援外医疗队的队友们(妇产科王娟医生、五官科李满意医生、麻醉科单希胜医生)一起,反复与工程师沟通装机细节问题,甚至拿来了同款样机进行了拆解研究。
“既然工程师无法去非洲,那我们就成为在非洲的工程师。”
通过工程师的实操讲解、拍照、看视频,小伙伴们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抵达桑给巴尔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划准备,在得到 AMH 院长的同意和支持后,我们开始开箱装配。 台车的安装就像是自己家里买了宜家的家具,按图装配;腹腔镜设备的安装就像是装配一台的台式电脑。 最困难的是调试,要有高质量、稳定的画面才能保证手术的需要。不断地对照着照片、视频,及时通过与 国内的工程师网络连线指导,经过多次调试,终于大功告成。经初步测试,系统工作稳定。小伙伴们都兴 奋得欢呼起来。在后续的腹腔镜器械和二氧化碳气体到位后我们就开展梦寐以求得腔镜手术之旅啦。
在非洲开展医疗工作完全不像在国内。援外医疗队基本上来自三甲医院,专业分工非常细化。但是在 这里,很多原本不是自己专业的疾病诊治都要会,还要有本土化的诊疗思维;在这里,不仅要掌握医疗本领, 还要学会工程技能、学习消毒灭菌,保养维护等知识,要培训当地医护人员。援外之旅让我们每位队员都 成为了多面手,收获满满,点亮人生。
最后还是要感谢国内强大的后援团,有了领导、老师、朋友们和家人的支持与帮助,才使得很多看似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完成了,也支持着我们继续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