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我击掌为誓的姑娘

援助国家:坦桑尼亚桑给巴尔 援助时间:2018-6——2019-7

曹伟 第 28 期援桑给巴尔中国医疗队 副队长
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影像科 主任医师

 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曹伟.jpg

  那一年,我度过了最漫长的夏天。387 个夏日, 是 387 个有着湛蓝天空的日子,是 387 个数着满天繁星的日子,是 387 个奋斗的日子,是如珍如宝的387 个日出日落。我将它悄悄地藏于心底,在我迷 茫和困惑的时候,拣出一颗,给予我力量……

  2018 年 6 月 22 日,作为第 28 期援桑给巴尔医 疗队的一员,初次踏上这 片异国土地,折服于她的 美丽,也惊叹她的贫瘠。 奔巴岛,这座有着香岛之 称的岛屿南部,坐落着中 国援建的阿卜杜拉姆齐医 院,这里就是我们奋斗过 的地方。

  三百多个日日夜夜,有抢救危重患者的争分 夺秒,有疑难病例的多学科合作,有无药可医的焦 急和无奈,也有来自非洲人民的真诚与感动。在这 里的每时每刻都不思量,自难忘。

  作为一个母亲,在奔巴的日子里,我对当地的儿童自然多了一份关注。 不管平时的衣服多么褴褛, 校服永远是最整洁、最漂 亮的。清晨的阳光下,赶 去上学的娃娃们打着赤脚, 手里却拎着一双干净的鞋 子。太阳炙烤下的地面是 滚烫的,更何况还有各种 硌脚的异物,“为什么不 把鞋子穿上?”“到学校再穿。”稚嫩的童音让我心里酸酸的,那是他唯一 的鞋子,只在重要的场合穿一下。总要为他们留下 些什么吧,于是有了离开前的最后一次义诊。

图六:2018年6月14日义诊现场:第28期援桑医疗队副队长与学生击掌为誓.jpg

2018年6月14日义诊现场:第28期援桑医疗队副队长与学生击掌为誓

  奔巴岛六月的风是清爽的,安静有序的阿卜杜 拉姆齐医院迎来了一批或围着头巾或戴着礼帽,穿 着洁白校服的少年们。医疗队的队员们分工协作, 量身高测体重,听呼吸辨心音,查一查五官,触一 触肝脾,从此每一位学生有了第一份体检报告。在 医院的会议室,医疗队员们从视力保护讲到口腔健 康,从病原菌的特性讲到手卫生,简单易懂的医学 科普知识,仿佛医学的大门打开了一道缝隙,让这 群少年眼睛里充满了渴望。带着他们参观检验科, 看一看显微镜下的奇妙图像,放射科里 CT 的神奇, 病房里医生护士的忙碌身影 ......

  “我也想成为医生!”一个稚嫩且响亮的声音 在我耳边响起,一双明亮的眼睛坚定地望向我,我 告诉她,想成为医生要付出很多努力,要花很多的 时间学习、练习,“你愿意吗?”“是的,我愿意!” 那样肯定的答案,仿佛种子破土而出的声音,微小 却有力量。我摘下代表医生身份的胸卡,戴在她的 胸前,与她击掌为誓,愿你记得今天的誓言,期待 你成为医生的那一天。望着那群叽叽喳喳翻看着医书的少年们,唯愿今日在种下的种子,一颗医学的 种子,一颗探索的种子,一颗希望的种子,从此生 根发芽,芬芳满枝桠。

865d9a4aa8ad17e392c581a2b525460.jpg

  “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传承了 60 年,这 60 年里中国已累计向 76 个国家和地区派遣医疗队员近 3 万人次,诊治患者近 3 亿人次,对口医院 合作、建立临床重点专科中心、数百项新技术的引 进,我们的援外医疗帮助受援国不断提升医疗服务 能力,桑给巴尔也进入了微创手术的时代。387 天 只是这 60 年时间长河中的一砾,而我也只是这 3 万医疗队员中的小小一员,那些困难又充满希望的 日子,那些拼搏并肩作战的时刻,那些温暖而感动 的瞬间,就这样刻在了我的脑海里。虽然没有强壮 的臂膀,但我为这 60 年的托举贡献了些许的力量。

  冬日大雪的节气里,我想起了那个夏天,那个 开满丁香花的小岛上,与我击掌为誓的姑娘,你是 否还在追逐着你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