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脊柱外科史上的 7 个第一
王永祥 第 11 期援圭亚那中国医疗队 队长
扬州苏北人民医院 副院长 主任医师
两年 , 在一个人的一生中只是短暂时光 , 但在 我二十多年的行医生涯中 , 在圭亚那的两年却有着 不同寻常的意义。
时光倒回到 2014 年 6 月。
医生的职责让我必须迎难而上
圭亚那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全国只有 27 家医院,我到了后,成为当地唯一的正规脊柱 外科医师。但在这样一个器械奇缺的国家,开展脊 柱外科手术难度超出想象。
面对圭亚那受尽脊柱疾病磨难的患者,医生的 本能、援外的职责让我无法逃避,我知道我应该做 些什么。为了救治病人,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上班的第一天我就排了 5 台手术。
中国医疗队的到来在当地引起轰动,我的门 诊每天门庭若市。一天,门诊来了一位名叫 Albert Kei 的双下肢瘫痪男患者,病人是被家属用板床抬 过来的。当时正好一名美国骨科医生也在医院交 流,美国医生认为在圭亚那不能开展这样的手术。 可我还是收下了这个病人,由于术前精心准备,经 过 4 个余小时的鏖战,手术顺利结束。术后三周, Albert Kei 很快康复。
理念创新! 7 个第一例手术
在做手术时,我发现,当地医生对骨科创伤的 治疗理念还相对落后,骨折仍然采用传统的开放复 位内固定。我必须得做点什么。比如,把更多先进的微创治疗理念和先进的医疗技术带给当地医生!
时机来了,有一天,我碰到了一个胫腓骨骨折 的病例。经过仔细研究,我选择了闭合复位胫骨髓 内钉内固定,也就是骨折端不切开,闭合复位,充 分保护骨折端血液循环。这例微创手术进行得非常 顺利,科主任和其他当地医生非常震撼:切口那么 小,几乎没有出血!
其实技术固然重要,最重要的还是理念的更 新!第二天,利用科会的机会,我用简洁的语言和 当地医生交流了有关锁定板、桥接接骨板等微创技 术的理念。
此后,我开始系统地传播微创理念。两年的时 间,我前后开展脊柱手术近百例,其中,开启了圭 亚那 7 项第一例手术:第一例保留后方韧带复合结 构椎管减压 + 横突间植骨融合术、第一例颈椎后路 手术、第一例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 + 植骨融合术、 第一例腰椎滑脱复位减压 +cage 植骨融合术、第一 例颈椎前路单间隙手术、第一例脊柱肿瘤手术、第 一例胸椎经肋横关节入路椎间盘切除 + 后路椎板减 压椎弓根螺钉固定植骨术。这 7 项手术,均开创了圭亚那脊柱外科的先河!
2016.6.15圭亚那总理纳加穆图在援圭亚那医疗队欢迎欢送会上,深情寄语王永祥率领的第11期援圭医疗队
成立中国医疗队创伤(脊柱)中心
两年来,我在圭亚那共计完成门诊、急诊量约 4300 人次、手术 980 例,其中高难度的脊柱手术 近百例。
看到一例例脊柱疾病患者病情的好转,大家都 十分开心,圭亚那首都乔治敦医院院长 Amir 曾向 来访的 WHO 组织的官员自豪地介绍,由于中国医 疗队脊柱外科医生的出色工作,圭亚那的脊柱疾病 患者在国内得到了及时的救治,再也不需要远赴国 外求医!
而为了留下一支不走的医疗队,2015 年 10月 28 日,首都乔治敦医院成立了中国医疗队创伤(脊柱)中心,圭亚那第二大医院林登医院也挂牌 成立了中国医疗队林登微创外科中心。这两个中心 是中国医疗队技术水平在当地的扎根和延续!
2015.5.26王永祥开展圭亚那第一例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内固定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往事尽管仍历历在目,但过去的一切荣光、成 绩,已然属于过去。回国后,我依然奋战在临床一线, 还有很多的病人在等着我去治疗,还有更多的事, 在等着我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