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国家《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
(2016-2025 年)》中特别提到,要关心、解决青年的现实问题和迫
切需要,支持青年在人民的伟大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让每个梦想都被阳光照耀!
2024扬子晚报希诺阳光助学行动见面会在宁举行
手部残疾的许金金:
“愿我们都在阳光下成长”
让“阳光”传递下去!
他们这样诠释爱与温暖
游景区、学知识、获友谊……
这场游学活动太有趣了
每个决定都向心中梦想迈进一步
上海分享会“益”起追梦
20年再出发!这场“爱的奔赴”今天再起航!
江苏省关工委发文动员全省“五老”
助力学子圆梦大学
徐国耀:写下千字文言文
“感恩母亲”
李佳全:希望以后帮乡亲们
过上更好的生活
于鹏飞:我总是遇到好人
内心充满感动
鲁心凌:未来,一定掌握在我们手中
刘子涵:通知书和助学团队
一起到我家
徐文韵:我姐姐也是阳光学子,感谢你们!
吴成汉 :被临床医学专业录取 这个家却愁容满面
朱紫彤:这是一份永远凝聚在我心中的温暖与希望
盛大翔:我受助于社会资助,一直想回报社会
吴影:姑姑给了我母亲般的温暖
吕辛红:好成绩令人惊喜,没钱念陷入焦虑
胡洁:不仅要为家人治病,也要服务社会
许金金:这是一份永远凝聚在我心中的温暖与希望
周子峻:爷爷和叔叔把我养大,愿把压力变动力
王海洋:不惧怕未来,经历越多越强大
黄教授: 30.8万元,我给自己定的捐款
“小目标”达到了
江苏省委党校退休经济学教授黄馥真勉励学子,
“困难总会过去,加油!”
卜承祖夫妇: 培养孩子成才,能帮多少就帮多少
87 岁的卜老伉俪每年捐款6万元,已持续5年。
他们说,做公益的初衷,来自家风的传承
左圆梦: 捐资助学,是对社会、国家最好的投资
从捐款3万元到每年捐款5万元,他用化名,
默默帮助学生,每次是儿子送到楼下,亲自上门捐款。
陈敏:只要还活着,就会一直捐
每年捐款 5000 元,需要上门取钱,她扶着轮椅迎接。
她说,希望明年再见面。
‘媒体+公益 ’的慈善助学新路径,演绎出一个个感人的爱心故事。
——网友留言
“阳光助学行动坚持数载,已成志愿服务的品牌。”
——网友留言
“阳光助学行动给予身处困境的学子阳光力量,我们愿意发挥关工委
“遍布城乡基层,连接老一小”的组织优势,一起帮助学生。”
——网友留言
“人生没有上限,我们应该不断突破自己,努力追寻想要的道路。”
——阳光学子:陈介会
"不要在最该学习的年纪里选择赚钱。要有一个丰富的灵魂、健康的身体,成就最好的自己,活出精彩的人生。"——阳光学子:庞敬官
“阳光助学团队一直在关心我支持我,陈晓生学长的支教、选调生经历鼓舞着我,梁晓芹学姐、希诺股份黄董事长让我看到女生在社会发展中的无限可能。”——阳光学子:李雨瑶
“社会爱心给予我温暖和力量,我也要成为光。”
——阳光学子:晁潮
"将爱心传递下去,让驿路梨花开满处处。"
——阳光学子:王震宇
“阳光助学让我们内心涌出一股暖流,我肯定自己这辈子都会是一个好人,以感恩的心去善待每一个人。"
——阳光学子:曹兆云
“我们不能决定自己的出身,不能改变过去,但未来一定掌握在我们手中。”
——阳光学子:鲁心凌
"阳光助学像一束光,温暖明亮,为我们保驾护航。"
——阳光学子:谭欣雨
“感谢阳光助学,我觉得我是一个幸运的小孩,一个幸福的小孩!"
——阳光学子:许金金
“看到阳光助学公布受助学生名单,实实在在,我就是要找这样透明的公益活动!”
——爱心人士:孙汉云
"他们很努力很辛苦,帮助孩子们,就给困难的家庭带去了生活的希望。"
——爱心人士:黄教授
“只要还活着,就会一直捐,希望明年再见面。"
——爱心人士:陈敏
“明年我也想见见你们,每年都见一面。”
——爱心人士:徐武
"我捐款不图学生任何回报,希望他们不要有心理负担,要把贫穷的压力转换为动力,以后报效祖国、社会就行。"
——爱心人士:项国兴
“捐资助学,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是对社会、国家最好的投资。"
——爱心人士:左圆梦
“你们的助学活动,热气腾腾的,很接地气。”
——爱心人士:黄馥真
"只要活着,每年都捐。"
——爱心人士:林圣铁
“一定要相信有人在爱着你们,要接得住这份爱。"
——爱心人士:黄伟军
“媒体+公益”的慈善助学新路径,演绎出一个个感人的爱心故事。
——江苏省关工委副主任 郭兴华
"为求助者和捐赠者搭建平台,公开、透明的捐款方式增添了大家的捐赠信心。"
——江苏省慈善总会副会长 高晓平
阳光助学行动给予身处困境的学子阳光力量,我们愿意发挥关工委“遍布城乡基层,连接一老一小”的组织优势,一起帮助学生。
——江苏省关工委副秘书长 王兴亚
"阳光助学行动坚持数载,已成志愿服务的品牌。"
——省委宣传部有关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