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40,听听不同年龄段的老师说“新语”
来源:紫牛新闻
2020-10-03 20:16

20岁、30岁、40岁,处于不同的人生阶段的教师,会不会有不一样的教育感受呢?由江苏省教育厅与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共同主办、扬子晚报承办的“2020师说新语”大型融媒体活动自启动以来,已经吸引了全省各地老师的积极参与,紫牛新闻客户端“牛粉”投稿平台已收到近300篇教育故事,阅读量近40万。本期挑选的几位老师代表,她们中有20多岁刚入职的年轻幼儿老师,有30多岁感性的语文老师,还有40多岁永不满足的乡村教师,处于不同人生阶段的她们会有怎样的教育感悟呢?

俞春霞(扬州市甘泉中学 语文老师)

公众号:“俞春霞的半平方米的静心”

“教育要走进孩子的内心,立体地认识每一个孩子”

图片

俞春霞

41岁的俞春霞是扬州市甘泉中学的一名语文老师,已有19年的教龄。从成为一名教师起,她就坚持写教育随笔,还于2017年开创了公众号“俞春霞的半平方米的静心”,在这里记录自己与学生之间的故事、教育反思以及生活随笔。她说,写下即永恒,自己与学生之间的故事,也是生命与生命的碰撞。

在多年的教学经历中,俞春霞碰到过各种各样的孩子,但她始终认为作为老师要有细腻的心,善于发现。她举例说,有个孩子很叛逆,后来见到了孩子的妈妈才发现,孩子妈妈一直在否定孩子,从未发现过孩子的优点,在这样的打击教育下,孩子才变成如今叛逆的模样;还有个孩子,成绩非常优秀,却很自卑,后来家访后才知晓,这个孩子的家庭贫穷才导致了她的自卑。“有些事情孩子不会和老师说,但走进孩子的家庭就能明白一切。”俞春霞坚定地认为,教育孩子,首先要用心关心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立体地认识每一个孩子。

“我是一个乡村教师,我始终认为自己的视野不够开阔。”除了用心教育孩子,俞春霞从未停下过学习的脚步,为了学习更多的与教学相关的内容,她利用假期听名师名家授课,不断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方式,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从而更好地教育学生。

李文婷(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语文老师)

“教育的影响不在当下,而在孩子的成长中不断体现”

图片

李文婷

33岁的李文婷是淮安曙光双语学校的一名初中语文老师,如今已有12年的教龄,她坦言自己是个很感性的人,从2015年开始写教育随笔,每周都会在朋友圈记录自己与学生之间的故事。

她说,当老师这么多年,现在越发感觉教育对孩子的影响不在当下,而是在孩子的成长中不断体现出来。教育,是静待花开的过程。

“我教过一个男生,他曾骂过我,但意想不到的是,当我过生日时,这名男生却给我发来一段精心剪辑过的视频,是男生所在班级的学生录下的生日祝福合集。”李文婷后来得知,那名男生在班级QQ群找到每个同学,逐一联系,最终让每个人都录下了生日祝福。李文婷认为,这个曾经骂过她的学生在不经意间却能成长为那么懂事的样子,说明教育的影响是深远的,“每个学生都具有潜力,当你用心教育孩子时,孩子也会成长为最美好的模样。”

“我希望能教会孩子正确的是非观,教会学生什么是事实,而不是一味地给学生灌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我希望我教出来的孩子是一个有温度的人。”曾梦想做一名公务员的李文婷,早已改变了想法,如今她看到了教育存在的意义。她坚定地认为教育孩子这一件事值得去做,就要去做好。她表示,今后会继续在朋友圈更新教育随笔,记录下与学生相处之间的思考与感动,分享教育故事。

曾玉婕(苏州科技城锦峰实验幼儿园 小班老师)

“用爱心恒心对待每一个孩子,为孩子们点亮心灯”

图片

曾玉婕

曾玉婕今年22岁,是苏州科技城锦峰实验幼儿园的一名小班老师,虽然才刚刚踏入教师行业两个月,但她已经完成了从一名应届毕业生到新教师的角色转变,她说,生活在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中间,能让自己感到无比的幸福和快乐。

“还记得孩子刚入园那会儿,分离焦虑的现象很严重,反抗、哭闹、打滚……对于刚工作的我,真的有一点手足无措。”但曾玉婕很快调整好状态,进入教师角色,“我和孩子们说,你们都做我的‘小尾巴’排排好,老师会像妈妈一样保护你们,你们跟着我就好了。”慢慢的,孩子们不哭了,愿意离开老师去接触幼儿园里的新鲜事物,愿意彼此交流,愿意和同伴一起玩玩具。当看到 “小尾巴”越来越短,那一刻,曾玉婕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虽然刚成为教师不久,但曾玉婕已经有了自己的教育感悟,她认为,孩子们远比大人想象中勇敢、能干,他们的适应能力可能会有些弱,但是只要有耐心,有方法,孩子们会慢慢的习惯新的生活,“作为一名教师,我感到十分幸福和欣慰,幸福的是我能和孩子们一起成长进步,欣慰的是收获满满的成就感。我会用心对待每一个孩子,为孩子们点亮心灯,用我的爱心恒心,静待每一朵花开。”

【活动详情】

》》》欢迎这样的你赶快加入!

“2020师说新语”活动9月10日启动后,将持续到2020年12月31日。无论你是幼儿园、小学、中学或是大学老师,不管你来自大中城市还是县市乡村,只要你对教育有所思考并乐于分享,我们都热情欢迎你的加入。如果你担任过班主任或辅导员工作,工作中有大量与学生、家长接触的过程,那就更好了。也许你已经长期记录自己的教育心得、教育故事,甚至有自己的公众号或博客,那我们欢迎你赶紧入驻紫牛APP!

值得一提的是,在年底活动收官之时,我们还将举办一场线下“师说新语”分享会,评选出“十大人气教师”、“十大人气学校”以及“十大优秀案例”让优秀的老师们从线上走到线下,从幕后走到台前。

》》》参与方式,看这里!

第一步,安装并注册“紫牛新闻APP”

第二步,进入“首页”,找到“牛粉”,点开话题“师说新语”

第三步,点击“师说新语”页面右下角的“红色加号”进入

第四步,内容输入完成后,点击“发布”即可

图片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赟

实习生 兰倩怡

校对  李海慧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