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30日,第16届江苏名特优农产品(上海)交易会上,筹备了将近一年的“水韵苏米”第一次揭开面纱,走进人们视野,其团体标准和首批20家核心成员也同时公布。宣传片上“水韵苏米,味稻天成”的诗意背后,既凝聚着江苏粮食人的辛苦付出,也描绘出苏米飘香全国的发展蓝图。
水韵苏米亮相第三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 裴睿摄
苏米品牌建设三年成效显著
时光匆匆,转瞬而逝。今年的江苏名特优农产品(上海)交易会本周将开幕,“水韵苏米”三年品牌建设成效将接受检阅。从一个概念,到如今端上了寻常百姓的餐桌,“水韵苏米”以柔、香、糯的特质,“放心、好吃、有营养”的内涵,带给消费者味蕾享受和心灵满足。
三年来,“水韵苏米”这张名片已经越擦越亮,走出了一条赋能稻米产业提质增效的“新粮道”:2019年,江苏粮食总产量741.2亿斤,粳稻产量全国第二,“水韵苏米”先后获得首届中国(三亚)国际稻米博览会、中国(合肥)国际粮油展区域品牌金奖,第九届中国粮油榜“中国粮油影响力品牌”及第17届江苏名特优农产品(上海)交易会“畅销产品奖”等四项大奖。
2019年,江苏销往省外稻谷117亿斤。江苏大米在上海市、浙江省有较高的声誉,市场占有份额较高,在福建、广东、重庆、云南等省市也声名鹊起。
“水韵苏米”实施三年来,核心企业已达50家, “中国好粮油”产品4个,“江苏好粮油”产品70个,“好吃苏米”金奖、优秀奖产品20个,已有多个产品获得“江苏精品”产品认证。
国家“优质粮食工程”在我省实施初见成效,2017—2019年,共投资22.7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拨补30%,有力促进了我省粮食优质品率的提升。在“水韵苏米”集体商标大旗下,区域品牌、企业名牌发挥区域优势,打造区域特色大米产品,开展优质优价收购,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增收12亿元以上。
2019年,江苏粮油加工销售达2894亿元,列全国第二位。全省入统大米加工企业708家,实现销售收入479.02亿元、利润9.6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19%及15.45%,核心企业、龙头企业的经济效益明显提升。
江苏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夏春胜局长在第三届粮食交易大会上推荐苏米 裴睿摄
打好打响苏米品牌建设
省委省政府对“水韵苏米”品牌建设工作十分重视,从2018年起,连续将其列入江苏省十大任务、百项重点工作。
“水韵江苏,鱼米之乡”,一直是江苏最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但是,虽有好水好土好品种,因为品牌弱,江苏产的好米却卖不出好价格,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市场优势、产业优势,江苏是大米种植、加工的大省,不是品牌强省。
当其时,江苏的粮食行业和全国的形势一样,产量接连跨上新台阶,但老百姓要买到价格适中而又放心好吃的大米却不容易,粮食供给结构性矛盾突出,优质粮食供应不足。江苏粮食行业认真学习贯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粮食也要打出品牌,这样价格好、效益好”的讲话精神,按照中央、省委省政府打造品牌的部署,借国家“优质粮食工程”东风,积极谋划“苏米”省域公用品牌,既增加优质粮油产品供给,高质量发展稻米产业,又带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2017年,我省通过竞争性申报,成功入围国家“优质粮食工程”首批支持省份。
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夏春胜说,“水韵苏米”品牌建设势在必行,江苏虽然有大大小小的品牌600多个,但没有形成拳头,要建设粮食产业强省,带动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离不开一个响亮的品牌。这项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只要我们坚持标准,不懈努力,久久为功,“水韵苏米”就一定能不负众望,讲好新时代鱼米之乡的故事。
“水韵苏米”制定了全国第一个综合的全产业链的团体标准,涵盖稻谷生产技术规程、大米加工技术规程、稻谷、大米、质量追溯基础信息规范五个方面。她以独特的禀赋亮相——柔软、温润、香甜,将北方的嚼劲和南方的甘柔相兼容,口感更适合南方消费者。从南京、上海,到杭州、福州、合肥、郑州等地,三年来“水韵苏米”先后十多次展呈,依靠江苏这方好水土,以及先进的培育加工工艺,辅以8000年稻作文化的深厚底蕴,已经收获了充足的“粉丝”和“流量”,与北方大米的刚猛劲道相比,可谓各有特色,各擅胜场。
2019年11月举办的首届“好吃苏米”品鉴大赛,在全省近百个稻米区域品牌、苏米核心企业和稻米龙头企业中,通过仪器检测、品鉴专家和消费者代表盲评优选等方式,评选出“好吃苏米”十大金奖和十大优秀奖产品,获奖产品多为“南粳46”、“南粳9108”等优质品种,平均食味值在85分以上。
第三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江苏展区现场 裴睿摄
整合科研机构,成立“苏粮硅谷”研发中心
用农耕文明只能讲述传统的故事,新时代的苏米华章,要靠现代科技来写就。针对江苏大米品种腹白多等关键领域技术需求,我省整合南京财经大学、江南大学、江苏省农科院、江苏省粮食集团、江苏省农垦米业等科研机构和龙头企业,发挥国家粮食质量安全生物快速检测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粮食产业(功能稻米)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粮食产后服务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粮食大数据采集与应用技术创新中心这四个在江苏的国家级平台作用,成立了“苏粮硅谷”创新研发中心、品牌稻米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并着手筹建苏米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开展苏米专用系列优良品种研发、栽培指导、优价收购、绿色仓储、适度加工等技术研究,让“水韵苏米”更适口、更营养、更健康。
水韵苏米,正蓄势聚力,向品牌粮食、品质生活迈进。
通讯员 潘 迪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宗玉枢 金雨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