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事苑 | “最强地级市”为何在太湖之畔合力打造一座“城”?
来源:议事苑
2020-12-20 14:22

“要高水平建设南京大学苏州校区和太湖科学城,以国际最高标准、最高水平规划建设,努力打造苏州的‘湖畔大学’。”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许昆林在深入苏州高新区调研时强调,“精心打造10平方公里太湖科学城,学习借鉴上海张江科学城等地先进经验做法,找准定位、谋实做实,举全市之力给予支持。”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如今,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多重战略叠加。深入推进美丽江苏建设,沿太湖地区要大力提升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打造环太湖科技创新圈。可以说,建设太湖科学城是苏州面临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和优势。

图片

01

太湖科学城在苏州西部迅速崛起

进入而立之年的苏州高新区,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如何在新起点、新征程上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

顶级大学对一座城市的塑造,不仅在于人才的引进、培养、交流,它会深入城市的内在肌理,为这座城市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

图片

9月8日,南京大学苏州校区破土动工,作为同等标准、错位发展的新主体校区,南大苏州校区将成为苏州又一所“双一流”大学。南京大学苏州校区重点打造人工智能与信息技术、功能材料与智能制造、化生医药与健康工程、地球系统与未来环境、数字经济与管理科学五大学科群,对标世界一流大学,吸纳全球优秀师资。

与此同时,随着南大苏州校区的到来,一座崭新的创新之城,即将在苏州西部崛起。就在南大苏州校区动工的同时,太湖科学城呼之欲出。早在8月19日,苏州已向全球发出《太湖科学城战略规划与概念性城市设计》国际方案征集公告,目前已有五家机构正式入选,预计年底将有最终方案出炉!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而立之年’再出发,让苏州高新区打造太湖科学城遇到了前所未有重大机遇。”苏州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说起建设太湖科学城的初衷,苏州高新区领导坦言,其实源于困扰苏州高新区多年的一个短板。苏州高新区乃至苏州市,在创新策源地、原始创新、基础研究方面有一些弱项和短板,南大苏州校区的落户,让补齐这个短板成了可能。

图片

02

打造创业者乐园、创新者天堂

对标学习上海张江科学城,“最强地级市”苏州举全市之力打造的这座创新智慧之城、开放共享之城、美丽人文之城未来将会以一种怎样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值得期待。

图片

太湖科学城地处苏州高新区西部,往西只需走上几步,便是烟波浩渺、一望无际的绝美太湖。不仅有太湖,太湖科学城周边还有大阳山、庄里山、五龙山、玉屏山、白马涧、太湖国家湿地公园、树山村......这里有山有水,而且交通便利。届时,太湖科学城还将设置一条健身步道直达太湖,工作学习之余,去太湖边吹吹风、赏湖景、看夕阳,别有一番韵味。

太湖科学城不仅宜居,更是宜业。目前太湖科学城周边已有浙大苏州工研院、中科院苏州医工所、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等大院大所,已经孵化出数以百计的优秀企业、项目,成为无数创业者的乐园、创新者的天堂。

太湖科学城还将寻找新的著名高校合作项目,越多越多的顶级大学、科研院所都将来到苏州,来自五湖四海的人才将汇聚于此。可以想象,随着南大苏州校区的建设,今后高科技产业化转化项目在研究院落地,将会实现爆发式增长。

图片

03

精心绘就太湖科学城宏伟蓝图

根据规划,太湖科学城核心区将形成重大科学研究区、科教资源汇集区、交叉平台集聚区、科技成果转化区和文化商务配套区等五个主要功能板块,力争到2035年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智慧之城、开放共享之城、美丽人文之城”。

立足基础应用研究、构建全链条创新生态的“创新智慧之城”

图片

围绕国家重大基础科学研究课题和前沿领域,努力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和服务链,争取国家级科技基础设施和前沿交叉平台布局,“产学研城”一体推进、科研成果高效转化。

立足国内、面向全球的“开放共享之城”

聚焦新领域,以更大力度集聚一流的国内外科研院所,以更卓越的创新创业生态,引进一批头部企业,吸引一批全球顶尖创新人才。

以更加高效的机制推进服务共享、平台共享、成果共享,为科研机构、高校、企业和人才搭建最好合作发展舞台。

立足自然禀赋、融合科学人文元素的“美丽人文之城”

图片

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发展理念,发扬吴文化温和大气、精致典雅的特色,营造最优越的自然生态、创新生态、服务生态,促进绿色生态、科学人文、公共服务融合发展、相得益彰。

美好的蓝图已经绘就,更需要脚踏实地的付出与努力。目前,太湖科学城已经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通过全球招标集聚顶级智慧,先行启动了约10平方公里的核心城市概念设计,战略规划范围计划涵盖约105平方公里;聘请中科院开展科技战略发展规划编制,聘请国际一流咨询公司开展区域战略发展规划编制;与国内外著名研究机构和高校探索合作共建共有技术研究平台;对标同济大学的“环同济创新带”,正在规划实施“环南大知识经济圈”。

建设太湖科学城是苏州市委、市政府实施创新驱动,提升全市创新策源地功能,赋予苏州高新区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苏州高新区发展的一次重大战略机遇。

“未来,太湖科学城将充分利用国际国内高校院所高端科教资源优势,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发挥大科学设施群协同效应,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集聚区域创新要素,吸引国际一流创新人才聚集,共同在美丽的太湖之滨、苏绣之乡,织就一幅百年南大与千年名城交相辉映的‘双面绣’。”苏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虎丘区委书记方文浜说。

图片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