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事苑 | 培育“最强大脑”做强“创新引擎”!苏州吴中春天的故事从这里讲起……
来源:议事苑
2021-03-31 23:28

聚力创新、聚焦转型,打造产业高地,建设美丽吴中。3月29日下午,苏州市吴中区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在太湖之滨举行。政策发布干货满满,项目签约如火如荼。


会场里,600位嘉宾、大咖见证下,总投资361.2亿元的46个项目签约,不仅有多家央企、大院大所、知名企业华东区和长三角总部签约落地,还有一大批智造赋能和高端产业的项目选择扎根吴中;“甪端”计划等吴中区新一轮产业创新政策重磅发布;会场外,超300万人次通过央视新闻+、新华社现场云、新浪、网易、腾讯、扬子晚报一直播、紫牛新闻等新媒体平台观看活动直播。

《吴中区科技企业培育“甪端”计划实施意见》《吴中区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提升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吴中区推进数字经济和数字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现场发布的一系列诚意满满的政策措施无不展现着吴中区聚力创新、聚焦转型的新追求。

“我们将以更有力度的改革激活产业创新;将以更具包容的生态支持产业创新;将以更加主动的作为服务产业创新。”苏州市吴中区委书记陈嵘表示,站在“十四五”开局的新起点,面对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使命担当,吴中区明确了“跨前一步”的工作总导向,提出打造一标杆、建设三高地、建成美丽吴中的奋斗目标,全力在苏州打造向世界展示社会主义现代化‘最美窗口’中勾画吴中‘最美风景’。”

以美丽吴中为指引,深入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做强“创新引擎”,为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吴中驭时而进……

支持科技创新,培育“最强大脑”

“独角兽”企业被视为新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风向标,吴中与独角兽缘分匪浅,甪直古镇相传就是因独角神兽“甪端”被吸引停留而得名。“甪端”自带祥瑞、稀有而高贵,围绕科技企业的培育,吴中区也将这项计划定名为“甪端”计划。

计划提出,实施科技企业培育“十、百、千”工程,每年滚动支持十家左右独角兽企业、百家准独角兽企业、千家高企和专精特新科技型企业,构建从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到以“甪端”为标识的超级独角兽、独角兽、准独角兽企业成长培育机制。到2025年,超级独角兽入库培育企业1-2家,独角兽、准独角兽入库培育企业累计超100家,有效高企超15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超2000家。

打造一批创新发展的标杆性企业,并给予最高2亿元的支持。鼓励“甪端”企业看展研发机构建设,对新认定的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给予最高1亿元支持;对于新认定的市级新型研发机构,给予最高1200万元支持。对新认定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国家级重大科技平台的单位,给予最高2000万元的奖励。

此次,吴中区面向各类高端人才、创新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和载体,真金实银、诚意满满地拿出“大手笔”,相信不远的未来,甪端科技企业的培育将成为吴中区产业发展的“最强大脑”。

加快转型升级,形成智能制造“产业高峰”

机器人与智能制造是吴中区两大主导产业之一,也是推动全区制造业创新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为打响“苏州制造”品牌、加快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此次大会上,吴中区发布了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和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工作方案,专项扶持政策《关于加快吴中区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提升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暨关于推进吴中区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的若干措施》也同时发布。

由核心企业引领的相对完整产业链、功能互补预期良好的平台体系、与区内主导产业相匹配的本地高职院校支撑……在吴中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已基本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和初具特色的竞争优势,成为区内相关平台、学校和产业的有力支撑。

近年来,吴中大力发展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已集聚了超200家相关企业,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在“十四五”的蓝图中,围绕“一标杆三高地”任务目标,提能级、优体系、全配套,吴中将亮出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特色,形成有长三角影响力、辐射全国的“产业高峰”。

提质增效,擦亮“吴中药港”品牌

生物医药及大健康是吴中区的另外一大主导产业。响应打造苏州生物医药“一号产业”的号召,擦亮“吴中药港”品牌,吴中区编制出台了吴中区生物医药产业五年发展规划、三年行动计划以及配套的专项政策意见,在大会上重磅发布。

到2023年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集聚企业数达300家,产业规模突破400亿元,到2025年产业规模实现500亿元……规划从顶层设计了吴中生物医药产业未来五年的发展重点,以融合赋能型产业、辐射主导型产业、基底支撑型产业和前瞻成长型产业为四大主攻方向;以开发区为主阵地,重点辐射甪直镇,深度布局四大生物医药功能区。

生物医药产业代表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创造培育新动能获取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当前,吴中区已形成了从研发、测试、生产到检测、销售的全产业链形态。为实现新蓝图,吴中区将着重产业延链补链强链,优化产业生态结构,多方面给予政策支持,构建生物医药产业全生命周期梯度培育体系。

吴中区将充分把握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一体化”机遇,在未来3—5年,抢抓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黄金期,力争十四五末集聚生物医药企业500家,产值规模达到500亿元,以提质增效为中心塑造吴中创新形象。

塑造优势,打造“数聚吴中”特色

积极融入“数字长三角”,深入推进全区数字经济和数字化发展,致力打造“数聚吴中”特色品牌,吴中区数字经济三年行动计划在大会上正式发布,明确了未来发展三大目标。

2021年苏州“新年第一会”把推进数字经济和数字化发展作为全市头等大事和“一号工程”,面对“来势汹汹”的数字经济“风口”,吴中区抢抓战略机遇,积极融入、加快谋划、深入布局,从政府推动、政策创新等方面频频发力蹄疾步稳。新建5G基站1100个,健全“1+4+N”工业互联网平台生态体系,新增市级以上星级上云企业60家、智能工厂1个、智能车间15个,完成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项目400个,打造10个以上行业级和通用型解决方案,高新技术企业由345家增加至933家……“十三五”期间,吴中区亮出了一张漂亮的成绩单。

近年来,吴中区牢牢把握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为主的实业基础,区内逐渐形成了工业互联网、新型显示、服务器生产、5G通信、智慧检测等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数字先导产业。坐落于吴中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苏州(太湖)软件产业园是苏州“中国软件特色名城”展示中心的落户地和重要组成部分,是苏州市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园核心区域;此外还拥有吴淞江科技产业园、苏州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园等一批前端产业创新载体。

塑造吴中数字经济和数字化发展最新优势,吴中区将全面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双向突破、深度融合和动能转换。

鼓励企业做大做强,最高奖励200万;关键技术成果转换,最高奖励100万元;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最高奖励200万元;创新载体建设,最高奖励200万元……大会上,同步发布的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与专项产业政策形成互补,围绕壮大产业集群多方面给予资金扶持,助力优质工业企业提质增效,为吴中区培育先进制造业发展新动能,加快打造现代产业体系提供坚实支撑。

“我们将以更加主动的作为服务产业创新。”吴中区委书记陈嵘表示,吴中将进一步完善以“办成”为导向、“标准化”为路径,“无否决权”为保障的审批服务机制,全面推行重点项目全流程代办制,推动重点项目拿地即开工,探索优质项目落地免审批,全力构建“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运营成本最低、主动服务最优”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干货满满,诚意满满,吴中区产业创新发展“春天的故事”在太湖之滨精彩谱写。

作者:顾秋萍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