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扬子晚报报道的校园钢琴演奏会“余音袅袅”:南京29中“钢琴王子”成美国顶尖音乐学院博士
来源:紫牛新闻
2021-07-10 19:49

还记得10年前扬子晚报报道过的那位南京29中“钢琴王子”周思聪吗?当时他在校园里举办了一场特殊的钢琴演奏会,250张票一下子就被抢光了,40分钟的演奏会也被延长到1个多小时。周思聪是否还在这条道路上继续前行?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7月10日联系上了周思聪,1996年出生的他已经在辛辛那提大学音乐学院读博,这是美国顶尖的音乐学院之一。 周思聪感叹,与其说10年前这场演奏会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倒不如说这场音乐会更加坚定了他走古典钢琴这条路的决心。

图片

 

回忆10年前校园演奏会,依旧心潮澎湃

7月10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将当年报道的截图发给了周思聪,回忆往昔,周思聪难抑激动心情。“与其说10年前这场演奏会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倒不如说这场音乐会更加坚定了我走古典钢琴这条路的决心。” 周思聪说,当时能够举办这场将近1个小时的演奏会,离不开妈妈对他的音乐启蒙和教育,也离不开自己从初一便开始的痴迷般练琴。

原来,这位曾近的南京29中“钢琴王子”虽然3岁开始学琴却从来没考级,当时的周思聪从骨子里就不想通过钢琴特长择校。没拿过一次证书,就能开校园演奏会,对于当时的周思聪来说,难度可想而知。“一开始学校安排的场地是只能容纳80个人的音乐教室,后来学校一广播,大批孩子就闻风而来,250张票一下子就被抢光了。”对于当初的种种细节,周思聪依然清晰记得,学校为他开了一路绿灯,场地也搬到了报告厅。

演奏会现场,周思聪演奏了5首曲子,没参加过比赛,也没考过级的他用完美的表演征服了全场观众,本来40分钟的演奏会也被延长到1个多小时。“成功举办这么一场音乐会给了我信心,也坚定了我的信念,因为哪怕还没有正式走这条路,我都能依旧如此从容的在公众面前表演,没有丝毫怯场只有激动。”周思聪说。

图片

 

不是孤独前行,父母理解成动力源泉

中国音乐小金钟奖第三届全国钢琴比赛高校组银奖、2017届国际奥德西钢琴音乐节独奏组B组银奖、科罗拉多州立大学音乐学院器乐协奏曲大赛金奖……以上一个个荣誉也是对周思聪前行之路的褒奖。

“这条路非常辛苦,而且孤独,现在练琴一般一天4小时左右,以前练得更久一天七八个小时,但我觉得,父母的理解是动力源泉,一直不断鼓舞我继续前行。”周思聪告诉记者,自己其实3岁就开始学钢琴,因为妈妈就是一位钢琴教师。可学了一段时间,周思聪便对钢琴失去了兴趣。“应该是小学四年级,我开始拒绝练琴。”周思聪说,但妈妈并没有像其他家长一样强制要求自己每天继续练琴,由此,练习时间由每天1小时改成每周20分钟。“上了初中后,我又对钢琴有了兴趣,每天放学回家放下书包,就会坐到钢琴前弹个40分钟,有时候还会把英语书放在琴谱架上,一边弹琴一边背英语,对我来说,弹钢琴成了放松的一种方式。”

“学习包括练琴,父母确实比较少的干预我,一直是遵从我的兴趣。”周思聪说,记得有一次,自己开始喜欢研究矿石,妈妈便给他订阅了一款矿石收藏图鉴,里面附赠了很多矿石标本和原石,当时痴迷研究了快一年,甚至和爸爸跑到山上去采集寻找一些矿石,现在想想这些看似与学习毫无关联的研究能被父母支持和满足,真得很幸运。

图片

 

10年求索,美国顶尖音乐学院读博

10年的前的校园演奏会后,周思聪坚定信念,一路奔走在古典钢琴这条路上。从南京二十九中到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再到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直至进入美国的顶尖音乐学府,辛辛那提大学音乐学院。在辛辛那提音乐学院,周思聪从读硕到现在读博,都获得了全额奖学金。

据了解,辛辛那提大学音乐学院在全美众多音乐学院和大学音乐学院中位列第六位,其中声乐歌剧和音乐剧专业排名全美前三名。作为表演艺术和多媒体艺术兼容的音乐学院,这里培养出无数出色学子,表演和就职于世界各大交响乐团、歌舞团、音乐制作公司。

“在辛辛那提大学音乐学院,压力是很大的,这里高手云集,演奏技巧好的很多。”周思聪说,但压力也是动力,会让自己更加奋力前行。记者采访了解到,周思聪在练琴的同时,也去发展自学一些音乐相关的副业,比如作曲和音乐制作。“我在网易云音乐上发表了不少作品,因为条件有限,还没法制作歌曲。不过纯音乐、钢琴轻音乐以及偏游戏电影的音乐都有所涉猎。”周思聪说,闲下来时,他就会通过即兴演奏或者观看电影等来寻找创作灵感。

谈及以后的规划,周思聪坦言,等到4年的博士读完后,他想回到国内。“除了热爱钢琴演奏,我也非常喜欢钢琴教学,也积累一些教学经验,这或许是受了我的钢琴教师妈妈的影响。”周思聪说,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他也会成为一名钢琴老师,并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让更多的孩子从钢琴中体会到追求进取、向上的精神。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郭一鹏

校对 李海慧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