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9点不到,位于南京王府大街上的芳婆糕团店的乌饭团已经售罄,凌晨0点多就起床忙活的史芳婆也终于可以坐下来喘口气。
史芳婆正在盛装糖芋苗
如老街坊般亲切的糕团店
“今天是乌饭上市的第五天,大家都比较辛苦。”不少人对芳婆糕团店的乌饭团情有独钟,很多人就算“困得睁不开眼”,也要早早爬起来排队买乌饭团。乌饭团虽然好吃,但背后的辛苦大概只有史芳婆和店员最清楚。每天凌晨起床后就要开始制作乌饭,乌饭叶打碎、萃汁、加入糯米浸泡、淘洗、蒸煮……历经数小时的忙碌与等待,饱满而透亮的乌饭方可出锅。而此时微微透亮的屋外,已经有顾客在静静等待。
从肩挑的小担,到固定的店面,芳婆糕团店承载了南京人40年的早餐记忆。在网红店盛行的当下,“芳婆”却依然保持着清爽的蓝白门头,甚至店内的桌椅也是更易打理的不锈钢材质。没有花哨装饰的芳婆糕团店,就像一个亲切的老街坊,你来或不来,她就在那里。当你需要的时候,“芳婆”一定会送上属于她的温暖。
疫情防控“不打小算盘”
“两碗儿酒酿元宵加两个老卤蛋。”“生元宵外加一份红豆和酒酿。”……早晨排着长队买乌饭的人已经散去,但芳婆糕团店门前的顾客依然络绎不绝。好味道与高性价比,是芳婆糕团店长盛不衰的“法宝”。史芳婆告诉记者,别看在店里售卖的就三四个人,实际上他们一共有28名员工,“我们绝大多数产品依然坚持手工制作,小店虽小,员工却不少。”
让记者有些意外的是,直到现在“芳婆”还没有开放堂食。“因为疫情防控,我们的堂食已经关闭有一个月了。”史芳婆告诉记者,不能堂食的确对生意有一些影响,但疫情防控容不得半点闪失,“我们小店来来往往的人太多了,我们得自觉做好防控,不能只顾着盘算自己的得失。”
一切都会越来越好
采访的时候,正碰上芳婆糕团店所在的朝天宫街道工作人员上门。受疫情防控影响,不少小店的生意都或多或少受到影响,街道的工作人员主动上门,询问店家是否遇到困难,并尽力寻求解决的方法。
“3月份的确有些影响,但4月开始已经逐渐恢复,一切都会越来越好。”史芳婆告诉记者,疫情防控这3年,街道、社区工作人员的辛苦自己都看在眼里,也打心眼里心疼他们,“我们也帮不上其他忙,就做好自己的分内事,别给他们添负担。”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薛玲
校对 李海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