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5月30日讯(通讯员 夏远娟 记者 徐媛园)太阳黑子爆发时是什么样的?人类移民去哪个星球最合适?……5月29日,由南京市科协、市教育局、中科院南京分院共同主办,南京科普教育基地应用协会承办的2022年“南京科普报告进校园”活动启动。启动仪式特邀南京科技馆馆长、南京科普教育基地应用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志强作为启动嘉宾,将开展“主题科普讲座”、“科学实验秀”以及“趣味观展”三大主题活动。
活动现场,紫金山天文台工程师樊莉平现场为孩子们带来了《探秘太阳系,关爱地球村》精彩讲座。讲座从一段动画开始,集中展示了报告的主角:太阳和八大行星,接下来樊莉平一一展开介绍了构成太阳系的天体:太阳、八大行星、小行星和彗星。报告里面穿插很多视频和图片,近距离展示了太阳系八大行星,尤其土星光环,画面很是震撼,大家完全沉浸在其中。
在讲到月球时,樊莉平展示了一张月球表面图,布满了陨石坑。大家都对“陨石撞地球”很感兴趣。樊莉平说,每天都有数十吨飘荡在太阳系里的尘埃或碎片以11—72千米/秒的高速进入地球,这可是普通飞机速度的50—320倍。假如它们直接撞向地面,其威力将是同等质量TNT炸药的12—560倍!好在有大气层的保护,细小的尘埃在大气层中燃烧殆尽了,质量大的碎片则落到地面形成陨石。不过陨石的降落概率非常小,平均每平方公里面积上要8千多年才有1次。陨石在湿润的环境下很容易风化掉,因此迄今找到的5万多块陨石,大部分是在干燥的南极冰原和沙漠地区被发现的。
讲座最后,樊老师拿出来两个“小星星”,让孩子们亲手触摸了这两位来自宇宙的客人,想象着这个小客人在亿万光年之遥来到我们的地球,从一颗星星成为手中这小块陨石,赞叹之余对这浩瀚星空充满了向往。
活动最后,大家还一起观看了南京科技馆星级科技辅导员精心准备的《你好,火星》趣味实验秀,并参观了南京市中小学科技创新成果展。
记者了解到,“南京科普报告进校园”活动已连续进校六年,开展活动490余场次,通过专家报告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南京科技馆馆长、南京科普教育基地应用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志强表示,“南京科普报告进校园”活动目的是为了丰富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内容,今年共有 100 场,后期将会陆续展开。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助力科普周、科技节等校园活动,为广大师生科普需求提供更好的服务,同时还可以培养孩子们的科学兴趣,增强他们的创新能力,也是在为 " 双减 " 助力。
校对 王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