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重视!这种“无声的呐喊”,其实是“求助信号”
2023-02-03 22:25

近日,“胡某宇事件”调查情况被详细披露,记者注意到,呼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成了一个比较主流的讨论重点。南京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黄懿钖医生介绍,除了难以挽救的自杀情况,有数据表明,约16.9%的12至18岁青少年曾经有过非自杀性自伤行为,这种自伤行为其实也是一种“求助的信号”,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因情绪问题就诊的儿童青少年10个中有8个曾经自伤

“我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只是觉得这样会让自己心里舒服一些”

“我喜欢这样的方式,甚至有点痴迷”

“会痛……但这样做了之后,好受多了”

图片

当第一次用小刀划向自己手臂时,初二女孩田田(化名)只感到一种莫名的“解脱”。因为身材微胖被同学排挤,因为爱穿各式各样的洛丽塔裙子不被父母认同,脾气不合的父母总是吵架……伴随着越来越控制不好的暴躁情绪,田田一次次选择用小刀划破自己的皮肤。

可那些如猛兽般“吞噬”自己的问题并没有解决。原本可爱的女孩变得不再愿意上学,拒绝和家里人交流,直到娇嫩的胳膊上布满长长短短的伤痕,父母才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当田田在父母陪伴下来到南京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心理行为门诊就医时,被确诊为中重度抑郁。

“非自杀性自伤”,意指反复故意直接伤害自己身体的行为,划伤皮肤、笔尖戳自己、割腕、拽头发、撞头、掐等等,简称自伤行为。有研究表明,自伤行为在青少年人群中发生率高,16.9%的12至18岁青少年曾经有过非自杀性自伤行为,首次出现的平均年龄是13岁,女孩比男孩多见。南京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黄懿钖医生告诉记者,在心理行为门诊上,因情绪问题就诊的患儿中10个有8个都曾出现自伤行为。而值得注意的是,70%以上的非自杀性自伤青少年有过自杀观念,有10.9%的非自杀性自伤青少年在随访一年内曾自杀未遂。

自伤是“无声的呐喊”,更是“求助的信号”

为何花一样年纪的少男少女会选择这样让自己伤痛的处理方式?现有研究指出,自伤行为由生物和环境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可能和青少年情绪高敏感性和处在不被认可的环境有关。

记者了解到,情绪高敏感性是个体特征,也是生物因素。通俗地理解,情绪高敏感性和青少年的肤色、身高、容貌一样“与生俱来”,由身体决定、无法选择,并非旁人眼里“心眼小”“矫情”“玻璃心”。不过,通过后天学习也可以降低情绪敏感性。而不被认可的环境则可能包括青少年生活的家庭、学校、同辈、网络等。黄懿钖也坦言,不良的家庭教养方式与青少年自伤密切相关。比如简单粗暴、专断地对待孩子,无论任何需求直接否定、忽略孩子情绪感受或虐待孩子,包括父母经常有争吵和矛盾等等。

非自杀性自伤,又被看作是一种“无声的呐喊”。呐喊背后,是想摆脱痛苦、惩罚自己,是想让别人理解和回应自己、应对负面情绪、感受自己的存在。

在黄懿钖看来,青春期是人生中一段特别时期,随着身体的快速发育,这个阶段的孩子自我意识呈现飞跃式的发展,敏感冲动,但情绪处理能力有限,“所以他们才会企图通过自我伤害达到情绪宣泄的目的。”

同时,这也是他们引起大人们关注的一种方式。黄懿钖解释,孩子从儿童期转变为青春期,可家长们还在用对待小孩子“我说什么你听着”的那种教育方式是不可取的。“青春期孩子更需要的是你要去懂我的感受,知道我这个行为是怎么来的,如果说你上来就先否定我的行为,忽视我的真实想法,久而久之便选择用不恰当的方式去引起关注。”

“自伤行为更是一种求助的信号。”门诊中,黄懿钖经常能感受到有自伤经历的孩子常常感到“自己不知道该怎么办,希望可以寻求一些方法”。“所以要注意不是说孩子没来由的突然就这样做、不懂事,都应该要正视它是有功能、有意义的举动。”

图片

专家:让正向的亲子关系成为孩子的保护,首先请共情

“家长一定先要充分的共情。”事实上,黄懿钖告诉记者,在门诊中儿童心理医生其实往往也是起到亲子沟通的桥梁作用。“父母需要真正的打开耳朵倾听孩子的表达。孩子出现自伤行为只是最后的结果部分,要先学会了解孩子的感受,理解他们的思维反应,孩子才会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自己的内在需求和困惑被‘看见’、被接纳的感受,愿意信任家长能给自己一些实际支持和参谋。”黄懿钖进一步解释,上来先否定行为的部分,孩子就会觉得无法互相理解,不愿意去听把门一关,后面的一切说教都是“0”。

有时候家长把孩子当成自己的闺蜜、朋友家的孩子,在黄懿钖看来这也是一种不错的方法。“先把作为爸爸妈妈的主观担心控制住,再多的担心先控制住,听听孩子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孩子是怎么判断的,也许他有一定的能力去处理,只是还不够成熟。”专家建议,陪伴孩子分析并给到孩子一些恰当的知识,孩子也会愿意去分享内心的想法,可以促进亲子之间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其实,当孩子真的出现自伤行为,家长既不要一味地推卸责任,也不要过分自责,更不能出于愧疚心理对孩子一味迁就和退让。黄懿钖最后提醒,家长在调整好心态,重视孩子情绪的同时,应及时带孩子去正规医院心理卫生门诊就诊咨询。找到健康的应对机制,理清诱发因素,才能有助于停止自伤行为,远离伤害。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吕彦霖

图源 视觉中国

校对 李海慧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