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星丨“老家”寻根
来源:扬子晚报
2019-06-04 08:51
◇方祖岐(原创)
前几天我刚从浙江旅游回来。我去过浙江许多次,对那里的山山水水并不生疏。可是,以前都是在军营里走动,唯独这次是以旅游者的身份,住在村子里,吃在村子里,与老百姓聊天,与大自然对话,令我兴奋不已。
浙江真的富起来了,富得让人羡慕。东阳有个花园村,村里竟有四个上市公司,去年经营总额五百多亿,人均年收入十六万。
浙江真的美起来了,美得让人不想离开。我走进了苍南最偏僻的山区农村,那里不仅山清水秀,而且村头巷尾都很干净,几乎家家都是“农家乐”。
我到五任省委书记“一任接着一任干”抓扶贫的淳安县下姜村参观,那里不仅村容村貌大改观,而且村民入股办公司,走上了集体致富的道路。我品尝着村民从山上采制的老茶,环望四周美景,真是有点不想走了。
我在桐庐县芦茨村住了一夜。白天看景,晚上问事,越谈情越深,越问越觉得我就是他们村里的人。原来这里是晚唐著名诗人方干故里。方干才高八斗,布衣终身,有“官无一寸禄,名传千万里”之誉。早在唐代即收录其诗选三百余首,至清代又汇编历朝名贤为其题赠的诗文一百一十四首(篇)。唐翰林院讲士王赞题文曰:“吴越故多诗人,末有新定方干擅名于杭越,流声于京洛”。宋代名臣范仲淹题诗曰:“风雅先生旧隐存,子陵台下白云村;唐朝三百年冠盖,谁聚诗书到远孙”。方干的后裔在宋代即连续出了十八位进士。毛泽东同志曾对李讷说过:同一个家族,同一个朝代,连出十八名进士,历史上罕见(引自“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之《风情芦茨》)。
据族谱记载,我系方干第三十七世孙。这次回到“老家”了,自然关注这里一切的一切。芦茨村位于富春江上游芦茨湾(即龙门湾)内,古称白云村。现由七个自然村组成,面临著名的严子陵钓台,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两江一湖”(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黄金旅游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这里汇峡谷、平湖、孤岛、瀑布、奇松于一身,走进芦茨湾,如同走进一幅天然的山水图画之中。自南北朝至清代,先后有谢灵运、李白、苏东坡、陆游、李清照、范仲淹、康有为等上千位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数千首(篇)诗文。这里也是元代画家黄公望名作《富春山居图》的创作实景地,也是当代国画大师张大千、李可染、叶浅予等人的创作写生地。如今,芦茨村已成为“浙江省慢生活体验村”“杭州市全面建设小康示范村”……全村一千三百余人,年收入一点三亿。我这个“老家”早就美起来了,现在又富起来了,有感而赋《方干故里行》一首:
情思万绪绕群山,耄耋离愁魂梦牵。
宗室同行才数日,故园一别越千年。
大痴图绘富春卷,方干诗吟云水篇。
亦读亦耕传百世,芦茨盛世换新天。
(注:“大痴”,即黄公望;“亦读亦耕”,系祖传之家训,在芦茨已是千年传承的民风。)
我的“寻根”没有停步,在千岛湖又有了新的收获。一九五九年国家建新安江电站,水库淹没狮城、贺城两地形成千岛湖,原淳安、遂安两县合并为淳安县。这个地方史称“古歙之东乡”,从汉代开始,中原人陆续来此定居。方氏九十一世祖汝南尹方纮于西汉末年南迁来此定居开基业,为最早、最大的一支。南方沿海各省方氏后代,多数是从这里走出去的,有的支系已走出国门,在境外繁衍生息,故此处誉称“方氏第二发祥地”。说也难得,从族谱中查到,我系方纮第六十八世孙,系周宣王封方叔“壮犹元世”第九十六世孙,系黄帝封佐相方雷于河南方山一世祖第一百五十八世孙。
我与家人一起在千岛湖畅游徜徉,遐思万绪,特赋《千岛湖怀祖》为记:
情系淳安城邑古,涟漪千岛俏人间。
梦回水底纮公宅,遥念禹州先祖国。
华夏同迎环宇客,八方共颂艳阳天。
悠悠往事绵延续,时代新声又一篇。编辑:申沁宇(来源:扬子晚报)
| 最新
| 美图
| 微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