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牛头条】武汉一群“摆渡人”志愿者护送医护人员,最多一天跑了1000公里
2020-02-14 21:15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转载拒绝任何形式删改

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当前,武汉封城,内外交通关闭,市内所有公共交通停摆。回家过年的医护人员怎么返城?奋战在抗疫一线每天上下班怎么办?医疗物资和生活物资如何转运?危难关头,一批批热血志愿者站了出来,在武汉的大街小巷和城内外承担起接送和转运的重任。

这些志愿者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摆渡人”。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有男有女,大多是充满活力的90后年轻人,也有退休大叔。谁也说不清他们共有多少人?采访中一位志愿者告诉紫牛新闻记者,他一个人就加了13个志愿者群,群友超过2千人,群里一来任务,大家踊跃承担。“摆渡人”绝大多数自贴油钱,有的每天十几个小时在车上。面对身体疲惫和感染的风险,他们咬紧牙关,握紧方向盘,一次次出发。一位“摆渡人”这样表白:“我喜欢武汉,我愿意陪它一起挺过来!”

他先后护送三批医护人员返汉

封路交警列队向“逆行者”致敬

郑赢瑜是一名新武汉人,老家十堰。农历大年二十九,他和妻子孩子都已回到十堰过年。当夜,疫情突变严峻,武汉关闭进出城通道。第二天大年三十,十堰城区公交停运,高速和国道也相继封闭。疫情当前,武汉各医院医护人员告急,在武汉协和医院任护士的妻子得知科室几个同事病倒,哭着对郑先生说:“我必须要回去……我不能做个逃兵,你给我想办法。”

妻子把郑先生拉进一个十堰籍医护人员微信群。郑先生看到,群内像妻子这样急着返回武汉的医护人员已接近百人,很快又增加到两百多人。了解到大家急迫的心情,大年初一,郑先生紧急托人联系了十堰市卫健委、防疫指挥部、交管局等部门,相关部门同意给十堰医护人员返汉专门开辟绿色通道。要求郑先生尽快提供返汉医护人员名单,包括姓名、工作单位、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等个人信息。为防止信息泄漏,郑先生分县区建起多个十堰返汉医护人员的微信群,并且给每个县区指定了一个联络人。为护送这些最美 “逆行者”返汉,郑先生等志愿者联系车辆、安排名单,大年初一从一大早一直忙到晚上九十点钟。

图片

郑先生和妻子在武汉协和医院前的合影

大年初二中午11点,第一批出发人员共64名医护人员集合,经体温检测、消毒后登上1辆大巴车和4辆私家车返回武汉。“在十堰的高速出口,交警上车给我们送行,硬塞给我们一堆食品,有泡面、面包和火腿肠等等。车队驶上高速那一刻,他们集体列队向我们敬礼,把我一个大男人都感动哭了!”虽然已经过去好几天了,说起那一幕,郑先生依然激动不已。

图片

车队驶上高速那一刻

交警集体列队向医护人员敬礼

郑先生告诉紫牛新闻记者,这64名首批“逆行者”集合过程可谓充满艰辛。很多道路为防疫都已被各种障碍物封堵,即使带了“路条”(通行证),也没法通过。有的逆行者托亲友用摩托车相送,路上遇到障碍,就下车扒条口子勉强通过。首批报名返汉名单有百余人,但能准点赶到的只有64人。

图片

交警上车给医护人员送行

硬塞给他们一堆食品

车队一行抵达武汉入口府河收费站时,郑赢瑜在车上提前联系好的15辆志愿车辆也已抵达,不到5分钟,64名医护人员转乘15辆私家车全部进了武汉城!

就这样,在郑先生和其他志愿者的帮助下,大年初四第二批48名、大年初七第三批54名十堰籍医护人员先后返汉,为武汉抗击疫情提供了增援力量。

退休大叔“混入”青年志愿者,

结识很多忘年交

志愿者涛叔是个心直口快的武汉本地人,手机一接通,那头便滔滔不绝起来:“我是大年二十九加入志愿者队伍的,开一辆旧的奥迪,接送医护人员和接送物资,什么都干,需要什么就做什么。”

“我女儿在国外读研,担心不能天天联系到我,便把我拉入了一个她同学组织的志愿者微信群里,这样她就能随时掌握我的行踪。然后我就一发而不可收,我现在已经加了13个志愿者群里,每天在各个群里领各种任务,忙得不亦乐乎,到2月10日已经跑了4千多公里,你看!光是转运捐赠物资后开给我的收据,我手上已经有好多张了。”涛叔一边说,一边一张张数了起来,总共十一张!

图片

转运捐赠物资后,涛叔收到的收据

经了解,原来涛叔已经退休了,退休前在武汉一家消防工程公司做管理工作。他自称是年龄最大的“青年志愿者”,是“混”进队伍的。涛叔每天和一帮年轻志愿者混在一起,感觉自己更有活力了,有时候,一些年轻志愿者还跑不过他。

图片

涛叔(右)和医护人员竖起大拇指为武汉加油

经常和涛叔搭伴跑护送的王昌是个小伙子,自由职业者 。 “我先后进了6个志愿者车队群。”王昌告诉紫牛新闻记者, 自己一般都盯着群里的信息,哪里有需要就跑哪里。半个多月来,他给火神山医院建设工人送水和食品,接送医护人员,转运医疗物资,“7天跑了3000公里的样子。”

说起这么多天的工作中,有什么令自己印象深刻的人和事。涛叔肯定地说,当然有不少啦,很多事都让人感动。有一次他的任务是接一位从天门赶回武汉一家大医院顶班的护士小姐姐,接到她时,已是凌晨。在车上涛叔了解到,她当天早上7时从家里出发,由于武汉周边封路,她只能靠徒步、多次求人搭车,一段一段前行,从天门到武汉虽然才70公里,但她凌晨一点才抵达武汉市,走了整整十几个小时。“她一个小姑娘,克服了多大困难啊!”涛叔由衷地赞叹道。还有一次,涛叔和一名年轻志愿司机去接送物资,“那个姑娘是名警察,装货、卸货,一点不娇气,能吃苦。”

图片

涛叔(中)与其他志愿者在忙碌

涛叔告诉紫牛新闻记者,武汉遇到这么大的疫情,每个市民都要贡献自己的抗疫力量。要他一下子拿出多少万来捐赠,他没有这个能力,但每天搭上二三百元油费和时间精力,来为抗疫医护人员提供一份方便,这个他能做到,也很愿意做。

图片

涛叔在接送医护人员

每天接4名医护人员回武汉,

最多一天跑了一千公里

老家湖北咸宁通城的李力在武汉打工6年,1月24日,已经回到老家的他,偶然间看到朋友圈征集武汉志愿车辆的信息,毅然加入了武汉志愿车辆护送群。

考虑到自己还在老家,不能立即赶回武汉,像郑先生一样,李力先每天跑起了送咸宁籍医护人员返汉的“接力赛”,将咸宁返汉医护人员送到武汉高速接应口,然后由事先联系好的其他志愿者将医护人员接送到各自工作医院。

过年后,他回到自己在武汉的出租屋里,考虑到市内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的志愿者相对比较充足,而从外地接医护人员返汉的志愿者紧缺,做事踏实又能吃苦耐劳的李力,便主动承担这种最耗时耗力的长线任务。

李力给自己规定了工作量,每天负责接送4名医护人员。他每天上午在志愿者群里与要回武汉的医护人员一一对接,让对方医院开出回武汉上班的通行证和车辆的通行证。紧接着研究接人线路,尽量绕开封堵的路段。中午从住地出发到外地接人,接齐4人通常已经是下午5点了,然后在夜幕下“踏上”返回武汉的路途,将这些医护人员送到各自工作的医院或家里,通常已是夜里9点多钟了。李力赶紧吃碗泡面,洗漱睡觉,为第二天的工作积蓄精力。最辛苦的是2月9日那天,他行驶到距离武汉300多公里的襄阳,接4名医护人员返回武汉,这4人的家相隔比较远,晚6点才接齐4人,送到目的地已是翌日凌晨了。李力看了一下里程表,9日这一天他一个人一共跑了创纪录的一千公里,平时比较宅的李力说,自己一年也跑不了一千公里。但10日上午他还是准时起床,又继续与返汉医护人员对接起来。

图片

9日那天,李力连续十几小时跑了1000公里

第二天凌晨,他才把四名护送人员送到位

李力每次护送都会戴口罩,给车辆消毒,上重疫区还会穿上防护服。他告诉紫牛新闻记者,他有三套防护服,是刚加入志愿者队伍时队长送给他的。他知道物资紧缺,穿过以后舍不得扔,用酒精泡泡消消毒继续使用。担心影响家人,他现在单独居住。然而,一些亲属并不理解他,甚至威胁他再继续做,就断掉关系。

采访中紫牛新闻记者叮嘱李力注意身体,好好休息。他说,武汉有难,自己就想为它多做些事情,陪它早日渡过难关。其实做志愿者的过程中,自己也被很多医护人员所感动:在送一位护士回武汉时,护士告诉李力,自己家的亲戚都不支持她回武汉,也不敢护送她。“我当时就说,我来管。安全把你们送达一线救死扶伤,是我们志愿者们最大的光荣。”

图片

李力收到好心人送的口罩

“有一次,到了高速路服务区,护送的医护人员听说我还没吃中饭,他们争着从行李箱拿出他们父母做的饺子、春卷、鸡肉给我加餐,还嘱咐我注意身体。”

“如果这些医护人员到不了岗,谁来拯救那些病人?”李力说,每当自己动摇时,都会把这个问题抛给自己,然后咬牙坚持。

紫牛新闻记者|杨志敏

编辑|张冰晶

主编|陈迪晨

图片视频来源 受访者提供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转载拒绝任何形式删改

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紫牛新闻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大成(南京)律师事务所唐迎鸾律师

您有新闻线索,欢迎点击爆料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