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星 | 一个甲子的辨认
来源: 扬子晚报
2025-01-03 12:29:23
一张寻常的初中毕业合影照片,蓦地显现在微信同学群,如一石投水,激起层层涟漪。照片摄于1963年,也就是说,已逾一个甲子了啊。那时合影的毕业班同学来自六个班级,亦即有三百多人,怪不得站立得密密麻麻,每个人的脸比绿豆还小。
然而,别说好友了,好些同学竟然连自己也认不得、找不到啦,有人由同学言之凿凿地“验明正身”,自己方恍然大悟——哎呀呀,这真的是我吗?怎么那样的稚嫩。举目望去,状如豆芽的少年比比皆是。再看如今的初中生,许多男孩身高都超过一米八,且长得壮实,不得不感叹时代完全不同了呢。
然而,我们上初中那个年代,也有现时初中生享受不到的快乐。记得我与几位同学成立了一个学生剧团,课余钻进常人不去的学校浴室,排练自己创作的剧目,把家长穿的西装当作戏服,还去消防队借来准军装,穿戴登台;那时常有国庆大游行,我们这些学生也会趁机一展风采,来个行进的活报剧。学校不仅不阻止,还支持我们,老师还辅导我们,终于,学校顺应同学们的积极性,在宽敞的礼堂上演了一次“世界人民大团结”的大活报剧,让各个班级扮演各个国家人民的模样,载歌载舞,异常热闹。记得我们班级饰演的是古巴代表团,演出的节目是父女对唱和伴唱《美丽的哈瓦那》。隔壁班级饰演的是刚果代表团,“团长”长乐讲不来外语,用绕口令“缸比甏深,甏比碟深,最浅碟,最深缸”蒙混过关,居然很像,无可挑剔。
其实,那时学校的氛围不唯分数,老师率先示范,在大楼的走廊办起了诗词书画壁报,老教师们都有国学功底,诗词和书画都上档次,青年教师锋芒不弱,也在壁报上有一席之地;学生们则自己办起了“向日葵”墙报,与老师的壁报劈面相对,打起擂台……
看到那张初中毕业合影,令人禁不住感叹岁月如梭、韶华易逝,也回想起当年的学习生活,微笑浮上每个人的嘴角……
作者:吴翼民
来源:扬子晚报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