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京大学走出的法语翻译家马振骋去世,曾获首届傅雷翻译奖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19 11:56:00
据法语译者杜衡昨日深夜发布的悼文,著名法语文学翻译家马振骋已于11月17日中午逝世,享年91岁。
![]()
马振骋1934年3月生于上海,中学时代就涉猎法国文学汉译作品,阅读莫泊桑、左拉等法国作家的小说,先后翻译了米兰·昆德拉、波伏瓦、高乃依、纪德、蒙田等法国重要文学家的作品,还翻译了家喻户晓的《小王子》,其《蒙田随笔全集》2009年获“首届傅雷翻译出版奖”。马振骋曾说:“我真的非常喜欢法国文学,虽然那些翻译作品现在看起来也很一般,但对我的影响非常大,这让我在中学毕业后立志一定要上法语系。”
![]()
1952年,马振骋进入南京大学读书,当时南京大学成立了全国第一个法语班,因为对法国文学的喜爱,马振骋选择了法语专业就读。大学毕业以后,马振骋先到北京轻工业学院教书,后来回到上海,到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继续教法文,一直到1994年退休。在这期间,马振骋还曾赴法国巴黎留学一年,那段学习经历也让他颇为难忘:“可以看到不同学校的课程表,对哪个教授的课有兴趣,都可以进去听课。”退休后马振骋开始做翻译工作。
1993年,译林出版社组织了七位翻译家合作翻译法国作家蒙田的散文集《随笔》,马振骋是其中一位翻译家,他翻译了中卷的第一至第十二、第三十五至第三十七章,全书在1996年底出版。新世纪初,他又花了六七年时间,终于在2009年出版了三卷《蒙田随笔集》。蒙田是马振骋最喜爱的作家,也是他翻译的最多的作家之一,他认为蒙田的文章平易近人,深入浅出,语言通俗易懂,不教训人,而是教人怎么找到过快乐日子的办法,这对于普通人来说非常实用,比如在《蒙田随笔全集》中,蒙田对日常生活、历史人文、传统习俗、人生哲理等无所不谈,特别是旁征博引了近1200条古希腊罗马先哲的论述。还对自己作了大量的描写与剖析,使人读来有娓娓而谈的亲切之感,增加了作品的文学趣味。在马振骋看来,阅读蒙田永远不会过时,“早在十九世纪初,已经有人说蒙田是当代哲学家。直至最近进入了二十一世纪,法国知识分子谈起蒙田,还亲切地称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贤人,仿佛在校园里随时可以遇见他似的。”
马振骋的译作非常多,其中流传最广的是圣埃克苏佩里的经典作《小王子》,这部简短的小说虽然有非常多不同的译本,但出自马振骋译笔的《小王子》,则是现在最广为流传的译作之一。马振骋在回忆这部小说时说“《小王子》这部所谓无情节的小说,内容新奇,写法也新奇。至于意识到翻译难的问题,这是后来的事了。所以,我从实践中越来越明白,一本书读懂了不一定能翻译好。”
在一篇自序中,马振骋自称“马振骋以法语文学为生”,“若要说得好听一些,把这称为天职。”近十来年因为年事已高,马振骋减少了法语文学作品翻译,米兰·昆德拉的《庆祝无意义》是他晚年最后的翻译代表作之一。2014年,他将个人创作和翻译的手稿捐赠给了上海图书馆。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沈昭
校对 胡妍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