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创!江苏启动“专利产业化+认股权”改革,推动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快速转化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7-09 21:36:00
扬子晚报网7月9日讯(记者 徐兢)近日,江苏省知识产权局与江苏省地方金融管理局联合印发《江苏省“专利产业化+认股权”工作方案》,在全国率先启动“专利产业化+认股权”实践。该方案直指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中“不敢转、不愿转、不会转”顽疾,通过制度创新为科研价值向产业动能转化架设新桥梁。
来源:视觉中国
国家知识产权局近两年连续出台文件,明确要求探索多元资本投入机制;江苏作为证监会批准的认股权综合服务试点方,已积累“认股权+贷款”“园区+认股权”“科技成果+认股权”等实践经验。
更深层动力来自供需矛盾:高校专利面临估值难、交易流程复杂等瓶颈,而科创企业既渴求技术又需保留资金流动性,“专利产业化+认股权”模式应运而生。
江苏省内高校院所将专利技术作价投入科创企业时,可选择暂不获取企业股权,转而持有认股权——即未来按约定价格认购股权的权利。待企业成长增值后,专利权人再行权入股,分享企业未来发展收益。
这一“风险缓释”设计既缓解了高校对国有资产流失的顾虑,又通过绑定专利价值与企业成长红利,显著提升转化意愿。
江苏股权交易中心(以下简称“股交中心”)成为该模式落地的关键枢纽,将提供政策咨询、需求对接以及认股权登记、估值、查询、转让等一站式服务,确保交易全程可溯、合规免责。方案同时强化多方协同,高校院所需协调内部多部门工作,解决难点问题;明确行权后科研团队可享股权激励及税收优惠;鼓励地方政府对参与机构给予补贴,并引入担保机构分担风险。
该方案规划了分阶段实施路径:首批将筛选20家成果转化机制成熟的高校院所,通过专项培训提升实操能力;推行“一成果一方案”定制化设计,由高校、企业、股交中心三方共拟协议,并进行合规公示和登记;实行全周期服务,建立认股权管理、跟踪企业“双线反馈”机制;提炼推广“转得好”的标杆案例,推动长三角区域股权市场认股权互认。“方案构建了风险可控与激励相容的转化生态,是江苏在知识产权金融领域的重要突破。”江苏股权交易中心融资服务中心负责人朱梦珺表示,通过金融工具将“纸专利”变为“活资本”,不仅为高校院所科研成果转化开辟新通道,更有望为全国提供可借鉴的先行经验。
校对 王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