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盾牌+人工防线 兴业银行南京分行半年挽损资金739.8万元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7-21 12:58:00
2025年7月,兴业银行南京分行发布“半年反诈成绩单”:65起诈骗被按下暂停键,739.8万元资金原路折返。成绩背后,是“系统监测—人工核实—警银联动”的一整套持续运营的闭环机制,也是一次次把“反诈必修课”讲成“身边故事”的实践课。
40万元只差一次“确认”
线上预警跑赢“最后30秒”
5月13日上午,兴业银行南京分行营业部的潜在受害人预警系统红灯闪起:客户林某(化名)正将40万元定期存款悉数转出。交易模式的骤然变化,让该客户瞬间登上“潜在受害人”榜单。营业部“反诈突击队”立即启动核查行动:专人致电客户,发现电话始终无人接听;同步将可疑信息推送至属地公安机关;银行端对交易执行临时冻结,40万元资金全部留存。
事后,公安机关认定该客户遭遇典型“冒充客服”诈骗,客户手机被远程控制因此无法接听电话,客户当场感慨,幸亏有银行在,“紧急情况,兴业比骗子动作更快”,公安机关也对银行的快速响应给予书面肯定。
4.9万元差点买“野山参”
线下甄别守住八旬老人养老钱
5月28日,81岁的王奶奶(化名)拿着4.9万元定期存单走进苜蓿园支行。
“急用,要提前支取。”面对柜员询问,老人眼神躲闪。
“什么用途?”工作人员详细询问。
“养生群推荐的野山参,已经参观过工厂。”
“能否提供子女联系方式,我们核实下?”
“子女忙,不方便……”
一句“野山参”触发柜员工作人员的警觉:群、保健品、大额取现——典型诈骗模板。苜蓿园支行的工作人员一边稳住老人,一边悄悄报警。民警赶到后,现场拆穿“养生群”话术,王奶奶当场退群、拉黑对方。
“谢谢你们多问一句,我差点把养老钱变成‘人参钱’。”老人红了眼眶。
模型迭代、流程固化、宣传下沉
把反诈做成“长期主义”
近年来,兴业银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决策部署,以技术迭代提升识别效率,以专业审慎落实人工甄别,以警银联动筑牢最后防线,努力让“早发现、早劝阻、早止损”成为常态。
模型迭代。去年10月,该行“潜在受害人预警识别模型”上线,持续投喂本地案例数据,迭代模型,规范潜在受害人劝阻工作流程,依托系统监测,使堵截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数量大幅上升。2025年上半年,兴业银行南京分行已累计堵截65起,阻截涉案金额739.8万元,劝阻效果显著,其中3人荣获见义勇为表彰,5人荣获先进个人称号,下辖南通城中支行、泰州海陵支行收到属地公安的表扬信。
流程固化。该行反欺诈系统自动对预警线索进行分级分类,综合采取短信提醒、增强验证、保护性止付、人工外呼等方式对潜在受害人进行劝阻。经系统识别需开展人工外呼的,该行会启动“总-分-支”联动机制,第一时间通过行内系统组织专人开展预警劝阻工作,无法联系或人工研判存在受骗风险的,及时请求公安机关协防。
宣传下沉。2025年6月,兴业银行南京分行启动“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月。集中宣传月期间,该行邀请南京市反诈中心开展反诈宣传直播活动,组织内部员工学习电诈典型案例,收看《全民反诈公开课》,为新入行员工上好职业生涯的反诈第一课;全辖营业机构滚动播放《反诈必修课》宣传片,ATM等设备投放防骗提示,摆放《2025版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手册》;开展“五进”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90余次,上半年深入社区、企业、学校开展面对面宣讲近300场,实现“以案说险、以案释法”。
“反诈不是一阵风,而是一场马拉松。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是一项长期工程。”兴业银行南京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保持节奏不变、力度不减,继续把大数据的“快”和银行人的“暖”拧成一股绳,以数据反哺模型、以经验优化流程,用专业与责任守护好群众的“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