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财汇

有外卖门店图用AI生成,江苏省消保委提醒:经营者恪守法律,平台有监督义务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9-17 19:07:00

近日,有网友反馈,部分商家门店实拍图竟使用AI生成。本来卫生状况堪忧的小店,摇身一变成明净整洁、顾客盈门的模样,令消费者真假莫辨、防不胜防。对此,江苏省消保委于日前发声提醒:经营者必须恪守法律规范,平台亦负有监督义务。

江苏省消保委用AI生成的“苏消牛肉面”门店实拍图,如果没有水印,您能看出来吗?

江苏省消保委提醒:经营者必须恪守法律边界。根据《电子商务法》有关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全面、真实、准确、及时地披露商品或者服务信息。门店照片是消费者判断商家安全状况的重要参考,属于应当如实披露的信息范畴。敬业者使用AI生成店面实拍图,不仅涉嫌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若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规定,甚至可能构成对消费者的欺诈,需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若门头照片构成广告,还需遵守《广告法》相关规定,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

江苏省消保委还提醒,平台亦负有监督义务。《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十六条赋予了外卖平台经营者抽查和监测的义务,同时《电子商务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平台内经营者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或者有其他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依法与该平台内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对于平台内商家的经营行为,平台经营者应当积极关注,加强对AI门头图片等行为的监测,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提醒、警示、制止、下架等措施。

此外,在人工智能深度融入日常的当下,提供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的企业同样需履行相应的法律义务。从AI门头、AI谣言,到AI仿冒视频带货,频发的问题表明技术企业和平台应当肩负必要的提示和审查责任。

针对AI技术滥用问题,监管部门已积极作为,厘清平台和AI企业的责任。今年五月份起,网信办开展“清朗·整治AI技术滥用”专项行动,强化AI生成合成技术和内容标识管理,督促网站平台提升检测鉴伪能力。《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已于9月1日正式施行,对文本、图片、音频、视频、虚拟场景等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进行规范,规定“可能导致公众混淆或者误认的,应当在生成或者编辑的信息内容的合理位置、区域进行显著标识,向公众提示深度合成情况”,并细化标识添加标准。

江苏省消保委提醒消费者,若遇到这类“AI门店”,可第一时间通过平台进行举报或向相关监管部门反馈。若因此权益受损,务必保存好外卖订单、沟通记录、就医记录等证据,并注意保存问题食品原状,积极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通讯员 张太远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马燕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