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财汇

插话绘 | 别让广告堵了公共服务的“通行路”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07 14:31:00

早晚高峰的地铁闸机前,本应3秒完成的扫码通行,却因App的“摇一摇”广告延长至15秒——广州地铁App近期的广告争议,戳中了公共服务数字化的核心矛盾:当商业利益闯入公益场景,相关部门该如何取舍?

类似现象并非个例:某知名App曾因车身晃动触发“摇一摇”广告,让通勤族被迫跳转电商页面;一些地方的门禁系统App每次开门后必弹广告;部分公交App的开屏广告强制播放5秒以上,延误乘客上车;甚至有政务类App在办事流程中插入推广链接,让群众办事多跑路。这些案例本质都是将刚需场景异化为“流量猎场”,违背了公共服务的初心。

公共服务类App的核心价值是便捷高效,地铁、公交等工具更是城市交通动脉。工信部早在三年前就明确要求App不得频繁弹窗或利用“全屏热力图”、高灵敏度“摇一摇”等易造成误触发的方式诱导用户操作。但部分平台仍钻空子,根源在于商业逻辑凌驾于服务逻辑之上。更令人诟病的是广州地铁客服“并非所有人都不喜欢广告”的回应,将少数人的可能偏好作为忽视多数人权益的借口,暴露了服务意识的缺位。

虽然广州地铁很快下架了App上相关位置的广告,但整改不应止于“下架广告”,更需建立长效机制。监管部门应强化合规检查,对违规者依法处以罚款;平台可借鉴香港地铁模式,将商业推广归入独立板块,不干扰核心功能;同时探索“基础服务免费+增值服务收费”模式,实现公益与商业的平衡。

公共服务的数字化升级,是为了让生活更便捷,而非更添堵。唯有坚守“公益为先”的底线,拒绝商业逐利的干扰,才能让App真正成为城市生活的帮手,而非绊脚石。

(漫画 张叶 评论/策划 殷小平)

校对 胡妍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