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财汇

从“2 人草根创业”到服务百强企业,这家AI公司靠“开箱即用”破局大厂竞争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10 21:49:00

“最初就两个人搭伙干,慢慢做到十个人左右时,拿到了北京一家风投的500万元。”回忆创业起点,云问科技CEO王清琛的语气里满是感慨。如今,他所创办的人工智能公司已经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聚焦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领域,从基础的智能客服到大模型的应用落地,一路把业务拓展到家电、汽车、能源、教育等多个行业,服务了上百家百强企业,更借势华为成功开拓中东、巴西等海外市场。而最近,他们刚拿下了物流、茶饮行业某头部企业的培训项目,用AI解决了行业里的培训难题。

转型:不做通用大模型,专注场景应用“痛点”

“我们不做通用大模型的研发,因为投入太大。”王清琛对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坦言,云问选择“轻资产”技术路线,公司主要是在通用大模型基础上做AI应用,“从2016到2018年,公司以SAAS服务主,主要帮企业把人工客服换成智能客服,当时我们的实力在国内市场能排进前三。”

随着技术迭代,公司把目光转向了知识智能-AI大模型应用领域,更细分的如培训、营销、研发、生产检修、Agent、智慧客服、人资管理等场景,就培训而言,“过往培训要拉到教室,耗时耗力还没效果,尤其像快递员、咖啡师、茶饮师这种流动性大、技能更新快的岗位,传统方式根本跟不上。”王清琛说,公司自主研发的AI TeachBot智能陪练系统,本质是让AI当“在线老师”,多模态模拟真实业务场景跟员工对话、练习,帮他们快速掌握技能。

破局:AI培训“当年回本”,拿下物流行业头部客户

公司在物流领域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客户在购买云问产品时,“提了个硬要求:投多少费用做系统,当年就得把钱赚回来。”王清琛记得,团队一开始就跟客户算清楚账,“快递小哥流动性大,培训新人要花不少工资和时间成本,我们的AI TeachBot(智能陪练系统)能模拟投诉、理赔、派单等场景,小哥随时能随时随地在手机上练习,不用集中上课。”

如今AI TeachBot已在该客户单位落地,每月能为集团节约数十万培训成本。“光今年上线两月就完成了数十万次快递小哥培训,效果比传统方式好太多。”王清琛说,最让客户满意的是“回本快”,“很多公司做AI培训最后亏了,但我们做成了,今年就帮他们把投入赚回来了。”

刚搞定物流行业头部客户,公司又接到了茶饮行业头部客户订单,这也是AI TeachBot的第一个茶饮行业客户。“茶饮行业处于高增长期,单天销售额能破历史新高,但新品上得太快,门店员工做新品的手法不标准。”云问nlp研究院负责人杜振东解释,“云问AI陪练系统解决客户‘新品上新快、员工操作难标准’的痛点。

拓疆:从企业服务到文化数字化

云问科技的AI应用版图并未止步于企业服务,更延伸至文化数字化这一新兴领域。作为江苏省智慧方志馆的技术服务方,其打造的地方志高质量数据集刚刚荣获行业大奖。

公司的思路很明确:不做通用大模型,而是聚焦于AI与具体场景的深度融合。在地方志这个新领域,他们正是沿着这条路径,将浩繁的文献转化为结构化的知识底座,从而为学术研究、文旅开发乃至政府决策提供支持。这套方法,让他们在文化数字化领域同样打开了新局面。

核心:“开箱即用”填补大厂与客户之间的Gap

从国家电网、海尔、美的,到核电领域、制造领域,再到如今的物流、茶饮、政务,公司服务的500多家客户里,不少是行业头部。“我们是草根创业,只能靠技术切入高端市场。”王清琛说。

尽管现在还有三分之一业务要靠大厂分包,但他们并不气馁。“大厂做标准化产品,而客户要的是‘开箱即用’的解决方案,这中间的‘Gap’就是我们的机会。”王清琛说,接下来他们还打算将这套成功的AI培训模式推广到整个茶饮行业、餐饮行业、培训行业乃至所有集团的人资培训场景,“能帮客户省钱、解决真问题,这就是我们能走到现在的原因。”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徐兢

视频:徐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