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消保委:警惕AI造假式退款,树立诚信消费理念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28 22:24:00
“双十一”购物热潮过去,电商售后维权本是保障消费者权益的重要环节,但近期多名商家反映有消费者使用AI假图骗取退款,正常售后秩序面临挑战。11月28日,江苏省消保委发声:警惕AI造假式退款,树立诚信消费理念。
![]()
图源 视觉中国
江苏省消保委表示,部分消费者利用AI技术伪造商品瑕疵图片,以质量问题为由申请仅退款,试图达到买东西不花钱的目的,用这种看似门槛低、风险小的方式退款,却忽视了这种行为的违法性。AI技术的发展本是为了便利生活,却被恶意用于套利,仅退款机制的初衷是保障消费者权益,但AI技术使得图片真假难辨,给了恶意退款者可乘之机。江苏省消保委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部分消费者利用AI伪造证据骗取仅退款的行为,不仅损害商家的合法权益,也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直接破坏了市场交易诚信基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消费者通过AI伪造瑕疵商品,申请仅退款具有主观上欺诈的故意,如果最终导致商家向其退款,消费者获取了不正当的利益,商家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诚信是消费者与商家之间沟通的纽带,消费者依法享有售后维权的权利,但维权必须建立在真实、合法的基础上。若此类纠纷频繁发生,商家为了规避损失,难免会采取提高商品售价或者收紧售后服务等自保措施,而这些措施最终会转嫁到全体消费者身上,可能导致所有消费者维权成本上升、消费体验下降,对消费者来讲得不偿失。
江苏省消保委建议:消费者应树立诚信消费的消费观,坚守诚信底线。广大消费者要明白AI造假退款并非无成本的套利,而是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违法行为。切勿存在侥幸心理利用技术伪造证据,否则不仅可能无法获得退款,还会面临法律的制裁。若确实收到存在质量问题的商品,应保留真实的图片证据,通过合法渠道与商家沟通协商退货退款。
商家在处理消费者退款维权申请时,若发现退款申请附带的瑕疵图片存在可疑情形,可要求消费者提供多角度商品实拍照片,或提供无剪辑的完整视频来证明瑕疵商品的真实性,同时可以合理运用AI检测工具辅助检验照片,经过检查确认属于恶意退款的,商家有权依法拒绝退款申请,并主动与消费者沟通核实情况,争取高效化解矛盾。
通讯员 苏消萱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马燕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