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
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化“背水作战”为“主场招商”,“謇公茶馆”不止是网红打卡地!

来源: 海门发布

2025-05-22 14:55:00

新质生产力本质是先进生产力,不争先就难领先,想方设法挖掘自身特质,激活招商引资的一池春水,才能积蓄高质量发展的后劲。

知之愈明,行之愈笃。城市生长、地区发展,需要把精力集中在自己可持续创新的领域,突出特色、协同联动,化落差为势能,变特点为优点,定能汇聚团结奋进的正能量,共绘高质量发展锦绣图景。

午后,上海张江科学城,古意盎然的謇公茶馆内,茶叶的清香与咖啡的醇厚奇妙交融。一场謇公茶话会融资项目路演会正在举行,清控金信、深创投、元禾璞华等国内一线投资机构和十余家高成长性科创企业高管执壶而坐,产业扶持政策、融资方案在茶香中悄然落定——这般充满江海韵味,既风雅又硬核的商务场景,正逐渐成为海门的招商新常态。

没有驻外招商局的烫金门牌,不见政府机构的严肃标识,这座日均接待超300人次的“网红茶馆”,实则是海门布局在上海的“招商平台”。在这里,招商不再是冰冷的条款博弈,而是茶香氤氲中的资源共振。

沪上“飞地”筑巢引凤

传统招商战场上,地方政府常陷入“背水作战”的困境:驻外招商局往往只有一间办公室,缺乏配套服务和展示空间,难以给客商留下深刻印象。江苏謇创科技产业园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对此深有感触:“以往招商,我们总被当作外地客人,追着企业全国飞,但客商眼里的海门可能只是PPT里的几页数据,缺乏一个能够展示海门优势的主阵地。”

謇公茶馆的诞生,源自海门区委、区政府的一次破局思考——如果招商是场双向奔赴,何不在异乡造一片“海门飞地”?2024年4月,由海门科技人才集团与爱集微共同打造的首间茶馆落子上海张江。其选址暗藏密码——方圆三公里内聚集着中芯国际、华虹等12家芯片巨头,每日有3000名工程师从茶馆门前往来穿梭。这片嵌入张江科学城半导体产业核心区的“飞地”,就此成为海门与长三角半导体产业链深度链接的关键枢纽。

作为张謇故里,海门深谙实业报国的历史传承。謇公茶馆的诞生,正是将张謇“父教育、母实业”理念创造性转化为现代招商实践的生动样本。“謇公茶馆它不仅是一个物理空间,更是一个资源整合的平台。”謇创公司负责人介绍,平台集结了海门区招商政策、园区载体、工业用地等核心要素,聚集了海门謇创母基金和各子基金、金融机构等资本力量,同时联动武汉大学海门集成电路研究中心、爱集微等科研与产业平台,形成“政策+资本+技术+人才”的全链条服务体系,为落地企业提供从项目洽谈、孵化加速到政策咨询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推开茶馆大门,一场精妙的空间叙事徐徐展开:江海特色的装饰风格与现代化的招商展示相结合,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紫砂壶里的香茶咕嘟作响,智能屏滚动播放着海门招商宣传片;展架陈列着红木雕刻、家纺制品等文旅产品,洽谈室正进行着半导体产业政策路演……

“这里没有西装革履的谈判,只有青衫布履的服务。我们希望客商来到这里,就像是到了海门一样!”謇创公司负责人介绍道。謇公茶馆以舒适的环境、贴心的细节和专业的招商信息为纽带,让客商沉浸式感受海门的温度,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对海门城市的认同感与信赖感。

从“单向招商”到“双向奔赴”

5月9日,一场低调的签约仪式在吉林长春举行。见真精密机械宣布将华东生产基地落户海门。这家主要生产超精密高端制造产品的科技小巨人企业,在长三角十余个城市抛出的橄榄枝中,最终将项目托付给海门。而牵起这段“良缘”的红娘,正是謇公茶馆。

今年3月,謇公茶馆一合作机构负责人得知见真机械正寻找新的生产基地,第一时间提供项目信息,一场跨地域、跨部门的协同作战即刻启动:武汉大学海门集成电路研究院院长刘威带队技术研判,经济技术开发区携土地红线图现场对接,科技人才集团同步启动母基金配资方案,国内最大的集成电路工程设计院十一科技第一时间出具地质评估报告。短短48小时内,涵盖技术、政策、资金、建设的“全要素解决方案”已摆上企业案头。

海门的招商智慧,在于深谙“好茶需配活水”的生态法则。茶馆构建的“基金招商+政府专班+技术智库”模式,让每个项目都能触发“政策、资本、技术”的立体响应。在与见真机械的对接中,海门更是展现出“需求秒级响应”的效率:3月27日线上初谈;4月7日区委主要领导实地考察;4月13日双方就项目选址锁定地块红线;4月23日,进一步细化选址地块周边配套及政策实施细则等内容;4月27日达成选址首肯,每个关键节点都精准踩中企业诉求。

“见真机械综合考虑客户诉求、区位优势、环评要求、产业配套、招工用才、人力成本、生活教育成本、招商政策等全面因素,最终选择落户海门。”见真机械总经理韦平平在朋友圈的感慨,道破了这场招商争夺战的决胜关键。

面对长三角多地开出的优厚条件,謇公茶馆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展现出了独特的平台优势:

——基金招商穿针引线,元禾璞华等众多行业头部投资机构组成“项目雷达网”;

——“茶会路演”打通梗阻,政府、园区、基金、企业四方会谈机制让项目评估周期大幅缩短;

——应急响应机制破除障碍,环保、审批、能评、建设等十几个部门在平台“一键联动”,及时破解项目落地过程中的各类难题;

签约现场,见真机械生产经理的致辞充满诗意:“海门之地,海之大门,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现择海门而栖,非惟扩疆拓土,实欲借江海之势,铸制造强国之利刃,践百年见真之承诺。” 这场跨越近2000公里的“双向奔赴”,不仅是一个重大产业项目的落地,更是海门“以服务换信任、以生态聚产业”招商哲学的生动诠释。

从“简单模式”到“丰富业态”

当前,上海謇公茶馆正以创新姿态构建招商新生态,目前已常态化运营三大品牌活动,形成“产业交流+资本对接+文化展示”的立体模式:

“謇公茶会——融资路演会”:高频次举办高质量项目融资路演活动,邀约相关基金与金融机构为有融资需求的优质项目提供组合式金融“活水”,促进落地进程,夯实资本招商工作。

“謇公优选——海门农文旅产品展销会”:集中展示和销售海门文旅产品,以文化“软实力”赋能招商,搭建城市形象与产业魅力的展示窗口。

“集微圆桌派”系列活动:聚焦半导体产业链,定期举办行业动态分享、趋势方向探讨、产业链对接等沙龙活动,促进半导体产业的深度交流与合作。

自运营以来,謇公茶馆已累计举办招商活动33场次,吸引近200家企业参会,促成 52 家企业意向签约,28个项目落地注册。

如今,謇公茶馆的“茶桌经济学”已拓展至长江中游。由海门科技人才发展集团与武汉大学微电子学院联合打造的武汉謇公茶馆,即将于6月初开业。新茶馆选址武汉珞珈山脚下,扎根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科研聚集地,以“搭建海汉交流新桥梁”为使命,构建“高校成果转化—企业孵化—政策支持—资本对接”的全链条服务体系,兼具展示交流、会议会展、飞地孵化等多功能,将成为海门链接华中地区的产业枢纽与文化窗口。

“謇公茶馆不仅是招商平台,更是聚商生态。”海门科技人才发展集团负责人表示,未来将依托上海、武汉等多地布局,形成“以茶会友、以商聚智、以链强产”的发展格局,吸引更多企业与人才共绘海门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从上海张江到武汉珞珈山,海门以“一杯茶”的温度,丈量着城市招商的创新维度。

实践证明,在招商竞争白热化的当下,当政策红利逐渐退潮,真正持久的吸引力,藏在细节的温度里——是路演会上无数次专注的倾听,是跨城协同的高效响应,是文化共鸣的情感联结。海门的招商哲学,早已超越冰冷的商业交易,升华为有温度的价值共振。

当茶壶里翻滚的不仅是沸腾的茶汤,更是产业生态的“源头活水”,这座城市的招商故事,便拥有了“无限续杯”的生命力。这杯以创新为茶底、以服务为甘醇的“发展之饮”,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企业与人才共赴这场充满机遇的时代之约。

记者:施莉莉

通讯员:黄赛丹

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