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
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家底曝光!启东这么多宝贝藏不住了……

来源: 启东发布

2025-05-22 16:21:00

今天(5月22日)

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今年的主题为“万物共生 和美永续”

呼吁大家

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

创和美永续之路

保护生物多样性

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永恒课题

启东正以切实行动

书写这份绿色答卷

镜头里的好生态

“这些年,出现在我镜头里的鸟越来越多了。”龚辉是一名摄影爱好者,“打鸟”已有10多年时间,他的相册里清晰纪录了启东鸟类种类的变化。

前不久,龚辉在蝶湖公园捕捉到了几对陌生的身影,他通过鸟儿的外貌特征在网上搜寻信息,发现自己拍到的是国家“三有”保护动物凤头鸊鷉。这是他第一次在启东寻觅到凤头鸊鷉的踪迹,虽然拍摄得不够清晰,但这次意外的收获让他分外激动。

“10多年前,我在启东拍到的大多是白鹭这些常见的鸟,但最近几年,我拍到了很多以前没见过的。”闲暇时,龚辉便会拿着拍摄设备,跑去江边、海边、蝶湖公园等地方蹲守。他惊喜地发现,黑脸琵鹭、戴胜、黑翅长脚鹬等稀有鸟类竟频频出现在他的镜头中,椋鸟等鸟类更是在启东大量繁衍生息,群鸟腾空的“鸟浪”景象屡见不鲜。

“拍鸟是一种人生乐趣,在不打扰鸟的前提下,拍出令自己满意的作品。”龚辉说,在启东,像他这样的“打鸟”爱好者不在少数。“打鸟”不仅需要保持安静、耐心等待,更需要保有一颗纯粹的爱鸟、护鸟、懂鸟之心,用敬畏之心对待自然,保护野生动物是每一个人的责任。

为候鸟“护航”

在“打鸟人”的镜头里,启东的生态之美被定格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这些影像不仅纪录着大自然的美好,更成为衡量生态环境的标尺。近年来,江苏省启东市按照“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理念,在绵延178公里的江海岸线上,持续优化生态环境,为保护生物多样性贡献力量。

2024年12月,圆陀角旅游度假区率先启动观景平台透明玻璃围栏防鸟撞改造工程,守护候鸟安全。观景平台的玻璃围栏是鸟类迁徙途中的“隐形杀手”,透明玻璃易使鸟类误判飞行路线,导致撞击伤亡。

改造前

为此,园区将透明玻璃升级为珍稀鸟类照片图案,增设科普展板,既让游客了解生态保护的意义,又能减少鸟类碰撞风险。圆陀角旅游度假区管理办公室、生态环境办公室负责人徐涛介绍,自玻璃围栏改造升级后,再未出现鸟类撞击的现象。

改造后

此外,江苏省启东市在圆陀角和启隆镇部署了8项重点工程,加大长江口北支生物多样性保护,提升长江口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实施两项江苏省南通市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推动落实海堤生态化改造、互花米草治理与滨海湿地修复、退养还滩等举措,从全域生态屏障带、生态缓冲带、沿海生态廊道三方面整体提升江苏省启东市沿海区域生态安全体系。

纪录不断刷新

启东地处三水交汇处,独特的地理环境、优良的生态环境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随着江苏省启东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的持续提升和监测力度的日益增强,生物多样性纪录不断刷新。

2024年5月,江苏省启东市建成并运行南通长江口(北支)湿地生物多样性观测站,通过AI识别系统监测鸟类活动,积累了大量科学数据。该站已纳入江苏省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体系,为沿江湿地、沿海湿地、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珍稀濒危物种长期定位观测,提供了可靠的观测研究平台。

大凤头燕鸥 摄于长江口北支

海鸬鹚 摄于恒大威尼斯

2024年,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生物多样性团队对启东长江口北支湿地、沿江湿地及大唐电厂冷却池等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开展了新一轮固定观测工作。通过为期一年的调查,累计观测各类生物物种777种,包括维管植物 269种,陆生脊椎动物132种,陆生昆虫206种,水生生物170种。其中,珍稀濒危物种23种,包括濒危(EN)5种、易危(VU)8种、近危(NT)10种;国家保护物种17种,包括东方白鹳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物种4种,以及云雀、燕隼、小鸦鹃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物种13种。与江苏省启东市2018-2019年度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及2022-2023年度固定观测成果相比,新纪录物种142种;较南通市生物多样性数据相比,新纪录物种55种。

东方白鹳

燕隼

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

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保护生物多样性

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

我们人人有责。

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