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
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找呀~找呀~找朋友! 海安市累计记录到各类群生物1336种

来源: 海安发布

2025-05-22 17:50:00

你知道吗?在海安

不止有86.51万的常住人口

还住着这样一群精灵

截至目前

海安市累计记录到

各类群生物1336种

今天(5月22日)

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跟小布一起看看

2024年新记录的

典型物种代表吧

观测点:雅周镇农田区域

牛背上的“干饭专家”——牛背鹭

大家好,我是牛老板的御用干饭搭子——牛背鹭,你也可以称呼为黄头鹭、畜鹭、放牛郎。体型小但敦实?那叫灵活不占地!活泼不聒噪?毕竟咱是社恐型饭搭子。当别的鹭都在卷捕鱼技术时,本鹭早就掌握了特殊的“干饭”技巧:牛不动,我不动,牛一动,虫子全进肚。

观测点:老坝港沿海湿地

“湿地猎手”——白腹鹞

大家好,我是白腹鹞,作为珍贵稀有的物种,我被列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别的猛禽卷高空俯冲,本鹞只认准沼泽、芦苇塘、江河与湖泊沿岸等较潮湿开阔地带。飞行姿势必须优雅,捕猎动作务必潇洒,江湖人称“湿地好猎手”。

观测点:里下河湿地、老坝港沿海湿地

自带“京剧脸谱”——花脸鸭

大家好,我是花脸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易危(VU)物种。易危物种怎么了?稀缺才是高级感!从两宋宫廷绘画到萨满舞蹈,文艺作品从来都少不了我的身影。别的鸭鸭靠肥美出圈,而我靠一张祖传“京剧脸谱”slay全场。

观测点:里下河湿地

“冬不枯、夏不伏”——石竹

大家好,我是石竹,别名中国石竹、洛阳花。别的花靠温室娇养,而我凭借极强的生命力,专攻“穷养美学”——冬不枯、夏不伏。虽然外表似竹,但我叶纤而翠,花艳若霞,质如丝绒,缘有裂齿,小巧却不失风韵。你以为我徒有其表?不,我可是靠实力吃饭的,清热利尿,破血通经,散瘀消肿全都不在话下。

观测点:里下河湿地

“六边形战士”——千屈菜

大家好!我是千屈菜,俗名蜈蚣草。因为叶子披针形,像柳叶,还得名“水枝柳”“水柳”。我的花期可以从夏日开至秋日,超长待机。别的花还在温室里嘤嘤嘤的时候,本菜已经解锁了“特种兵”生存模式——耐旱、耐高温、耐盐碱、耐水湿、喜强光,“六边形战士”的称号非我莫属。

观测点:白甸镇朱于村

“蝴蝶中的贵族”——玉带凤蝶

大家好,我是玉带凤蝶,又名缟凤蝶、黑凤蝶,属鳞翅目凤蝶科。别的蝴蝶还沉迷于花花世界,姐早就走起了高级黑白极简风——这身水墨画同款皮肤,可是限量版的!我的卵生繁殖方式,独特且神奇,卵、幼虫、蛹和成虫,跟我一起时尚蜕变。仙女的味蕾一般凡人是不懂的,只有那些花蜜丰富的花朵才会成为我的“盘中餐”哦。

观测点:白甸镇农田区域

“夜行刺客”——黄斑盘瓢虫

大家好,我是黄斑盘瓢虫,一个外表呈半球形拱起的生物。总有人说我胖,懂什么?这叫体型圆润。还有人说我是社恐,拜托,这是对天敌的战术回避!月黑风高夜,正是干饭时!建议给我颁个"最佳夜班保安"奖,奖品是——再来一亩蚜虫,蚜、玉米蚜、桃蚜和苹果蚜都可以~

观测点:里下河湖荡湿地片区

“稻田歌唱家”——金线侧褶蛙

大家好,我是金线侧褶蛙。你或许不认识我,但你一定听过我优美的歌喉。其实,我还有一身“高定版”皮肤——体背呈绿色或橄榄绿色,腹部鲜黄色或略带棕色斑,身体两侧各有一条偏金黄色的隆起的侧褶线。每年的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我会开启冬眠勿扰模式,等到4月中旬春播季节再陆续出眠。

近年来

海安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生物朋友圈也持续扩大

2024年,通过为期一年的调查,海安市累计观测到各类生物物种825种,包括维管植物293种,陆生脊椎动物127种,陆生昆虫153种,水生生物252种。其中,珍稀濒危物种16种,包括濒危(EN)2种、极危(CR)1种、易危(VU)6种、近危(NT)7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物种4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物种9种,生态环境指示物种27种。与前两轮固定观测成果相比,新记录物种290种。

·每个生命都是生态系统的关键拼图

▎融媒体记者:丁 颖 缪 静

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