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逛个街就把事办了

来源: 海安发布

2025-07-06 16:02:00

“逛街时顺道办了社保查询,3分钟就搞定!”近日,江苏海安喜润城商场一楼的政务服务点,让市民王女士着实体验了一把“购物办事两不误”的便利。

商圈里能办事、逛街时办正事,这种便利正是海安高新区“支部进商圈”党建创新的民生馈赠。今年,海安将政务服务嵌入商圈人潮中,“便民窗口”与“流量入口”的化学反应,让15分钟服务圈更加贴近生活场景,政务服务多了一份“人间烟火”。

“嘀——”随着一声轻响,喜润城党群服务中心政务服务点的自助服务终端亮起蓝光。市民缪符燕熟练地点击屏幕,将身份证贴在感应区。不到30秒,一张清晰的身份证复印件就从出纸口“吐”了出来。缪符燕是喜润城商场的一名员工,在她看来,商场的政务终端就像“移动的窗口”,让她彻底告别“请假跑腿”,既省时又省力。

7月4日,记者在喜润城商场一楼看到,这个放着4台自助服务终端机器的政务服务点,如今成为商场的“流量新焦点”,日均服务超百人次。记者走上前发现,终端机上“社保查询”“不动产查询”等高频服务选项被磨得发亮,旁边还贴心标注着办理流程。

今年3月,高新区主动对接市数据局和税务局,在喜润城引入“政务+税务”新服务,回应居民商户诉求,由社区党员志愿者轮流驻点,为办事群众提供贴心引导和帮办服务。通过政务自助设备,群众可以方便查询、打印个人社保、公积金、房产证明等信息,实现“逛街途中办成事”。通过税务设备,喜润城的商户“不出商圈”即可办理完税证明、代开发票等多项业务。

7月4日晚,“职工好声音”总决赛在喜润城火热上演。中庭舞台的优美歌声、爱心驿站的休憩身影、服务台的志愿解答——这些画面正是高新区“支部进商圈”党建新模式“出圈”实景。

在海安,党建活动成了商圈的 “吸粉神器”。看球赛、听宣讲、观演出,这些活动让商圈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磁场,成为吸引人气的“流量密码”。

“文化活动现场的火爆人气促成了签约!”喜润城企划部经理薛晓岑回忆,前段时间,某商超总部来商场考察时,恰逢中庭正在举办文化惠民活动,直接被这人气“圈粉”签约了。

为啥一场活动能签约一个项目?这背后是党建带火人气、人气带火生意、生意带火经济的“连环效应”。据统计,喜润城商场活动日客流量较平时增长20%,销售额增长15%,商家营业额提升近30%,这组数据很好地诠释了“党建也是生产力”。

当红色文化以亲民姿态融入商圈,既收获了群众喜爱,也拉动了消费增长。今年,海安将提振消费作为稳增长、惠民生的核心抓手,围绕“首店引领、场景焕新、产消联动”精准施策、协同发力。随着惠明洞、达美乐等8家首店入驻,首店营业额占比超53%的喜润城,已成为海安商业的新地标。

“人在哪里,社区服务就在哪里。”海安街道洋港社区党总支书记雍海飞的这句话,道破了商圈党建的核心逻辑:服务跟着人群跑。今年以来,海安大力推进支部进商圈,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商圈治理、赋能经济发展的新路径,高新区在喜润城整合资源打造了以“一站三点四廊”为服务矩阵的商圈党群服务中心。在这里,全科社工驿站日均接待30人次咨询,先后处理各类纠纷225件,社区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缩短为“零距离”。

在餐饮聚集区,记者发现,不少门店外张贴了“爱心商户”标识,为外卖小哥、环卫工人等提供免费茶水和餐饮折扣。“很感动,很贴心。”一位正在歇脚的外卖员这样说。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关怀,正是商圈党建的温度所在。“近期高温不断,我们还在6号门位置设置了爱心冷饮驿站,为户外工作者免费提供冷饮,送上夏日清凉。”喜润城总经理张培军告诉记者。

从自助终端的高效便捷,到文化活动的聚势引流,再到爱心驿站的温情服务,“支部进商圈”的创新实践正在重新定义政务服务的边界。当办事窗口融入商业空间,当红色基因邂逅城市烟火,带来的不仅是“逛街办事”的便利体验,更是党建引领下基层治理的生动答卷。

▎融媒体记者:梅丛婧 苏 丹 濮端建

▎通讯员:薛晓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