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届江苏书展 | 沈石溪图书分享会:动物的母爱、灵性和智慧
来源: 书香江苏
2025-07-06 19:44:00
7月6日下午,由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主办的“动物的母爱、灵性和智慧”图书分享活动如约而至,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沈石溪出席活动。
沈石溪被誉为“中国动物小说大王”,其创作的动物小说情节曲折、形象鲜明,整体基调深沉隽永,兼具文学性、知识性和社会性。多篇作品被收录进中小学语文教材,曾获中国图书奖、国家新闻出版署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等荣誉。作品被翻译为英、法、俄、日、韩、越等多语种在全球出版发行。
活动现场,沈石溪与小读者们分享了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创作历程。他提到,自己年轻时赴云南西双版纳插队,在那里生活了18年,后来又在昆明生活了18年,其间和许多动物打过交道。多姿多彩的丛林生活给了他无穷的写作灵感,后来,他以这些生活经历作为创作素材,创作出了一篇篇精彩的动物小说。
沈石溪表示,神秘的大自然中藏着很多关于生存的有趣故事,动物的母爱、灵性和智慧常常出乎人的意料之外。
他的作品《巨蜥母亲》便以“动物的母爱”为主题,讲述了两位巨蜥母亲为保护孩子无私奉献乃至牺牲生命的故事:在碧波荡漾的珍珠水塘,雌巨蜥绿顶点与雌巨蜥红指甲刚产完卵便狭路相逢。因水塘仅能容纳一窝小巨蜥生存,二者剑拔弩张、互不相让。然而当天敌来袭时,它们又能联手顽强抵抗。一次打斗中,红指甲不幸牺牲,绿顶点将它的卵与自己的卵混在一起,希望巨蜥宝宝出壳后能亲如同胞。小巨蜥孵化后,一条饥饿的公巨蜥觊觎着这些幼崽。为给宝宝们清除最后一个生存障碍,绿顶点与公巨蜥展开殊死搏斗,最终同归于尽。绿顶点和红指甲用生命诠释了母爱的伟大,也展现了动物间超越竞争的无私与温情。
活动中,沈石溪围绕“动物的灵性”,分享了“老战象喝啤酒”的故事。他说,大象是西双版纳最独特也最具灵性的动物。年轻时插队西双版纳,他亲自喂养过一头叫嗄羧的大象。嗄羧年轻时是战象,象兵们战后常喝酒解乏,也会给它喝点,久而久之便养成了喝酒的习惯。饲养员每天给嗄羧两毛钱,让它自己去小卖部打酒。某天,沈石溪出于好奇想测试嗄羧是否能分辨人民币真伪,便画了一张假币。没想到,嗄羧用鼻子卷起“钱”走了几步,很快察觉不对,扔了回去,还冲他打了个大喷嚏!后来,沈石溪以嗄羧的经历为灵感,创作了《最后一头战象》,讲述战争背景下云南国境线上的傣族少年波农丁与小象嘎羧一同成长的传奇故事。
回忆起与动物相处的趣事,沈石溪与现场观众一同开怀大笑,现场欢声笑语不断。他坦言:“我之所以热衷于写充满野性和野趣的动物,就是想告诉那些很少有机会接触动物的读者朋友,除了人类,地球上还有许多生命是有感情、有灵性的。”
最后,沈石溪通过一个特别版本的“狡兔三窟”故事,向小读者们展现了“动物的智慧”。他说,很多人都熟知“狡兔三窟”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狡猾的兔子会准备好几个用来藏身的洞穴,如今常用来比喻善于谋划,略带贬义。但在自然界中,兔子筑多个窝并非单纯为了逃命——只有母兔会这样做,窝的数量取决于幼崽数量。兔子弱小,缺乏锋利的爪牙,对抗天敌的能力有限,若将幼崽集中在一处,遇天敌时容易被“一窝端”,因此母兔会筑多个窝分散风险。这种“狡兔三窟”背后,其实蕴含着动物的智慧与伟大的母爱。
活动现场,小读者们踊跃与沈石溪互动,气氛轻松热烈。提问环节中,孩子们围绕阅读、写作等问题积极发问,均得到沈石溪的耐心解答。他鼓励小读者们热爱生活、拥抱自然,多阅读、多思考,也祝愿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能如星光般照亮他们的成长之路,让文学与自然的魅力在生活中持续绽放。
来源:大蓝鲸APP
记者:周佳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