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哭!麦田携手市人医,跨越2600公里的爱心接力,让15岁云南女孩在扬中重获新生!
来源: 微扬中
2025-07-21 21:17:00
写在前面:作为一路追踪这条新闻的记者,我始终被其中流淌的暖意深深打动。此刻,恳请您花上短短几分钟,静下心来读读这个故事,因为平凡的生活褶皱里,藏着不少温暖的微光,值得我们用心记取,妥帖安放。
△返回云南的这一天,张文烁和江风合影
7月的岛城,阳光灿烂,在市人民医院的病房里,15岁的云南女孩张文烁的心情也同窗外的世界一样,无比明媚。
她对着镜子轻轻触摸右脸颊,那里曾经盘踞多年的“乒乓球”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刚拆线的淡红色印记。镜子里,她露出了一个腼腆却灿烂的笑容——这个笑容,凝聚着跨越2600公里的爱心接力,也标志着一颗被血管瘤困扰多年的心灵,终于迎来了挣脱束缚的新生。
大山深处的无助
△张文烁小时候和弟弟妹妹合影
张文烁出生在云南省临沧市云县大寨镇的大山里,家里还有一个妹妹和一个弟弟,爸爸常年在重庆打工。出生伊始,张文烁的右脸颊就有一个肉瘤,随着年纪的长大渐渐缩小到乒乓球大小,不痛不痒,也正因如此,让她的父母放松了警惕。
张文烁步入初中后,这颗“乒乓球”给她带来了更沉重的心理压力。她总是低着头,用手掌托住右脸遮挡,很少主动和同学说话。“有时候听到别人议论,她回家就偷偷哭。”母亲红着眼眶说,看着女儿日渐沉默寡言,成绩也因此下滑,家人急在心里,却苦于山区医疗条件有限,加上手术费用高昂,只能一拖再拖。多年来,他们辗转当地几家医院,得到的答复都是“难度太大,建议去大城市试试”,可一想到跨省求医的路费、住宿费和未知的手术费,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又陷入了绝望。
“麦田”公益的千里接力
转机出现在今年4月,云南当地的麦田志愿者王亿贵和刘守舒,在走访2003级麦苗班的时候,注意到了张文烁的情况。“看到孩子用手捂着脸,眼神里满是自卑,我们心里特别不是滋味。”团队当即决定帮助这个女孩。他们赶紧联系扬中市麦田慈善基金会发起人孙斌,协调两地就医的对接事宜。
△麦田志愿者王亿贵(右二)和刘守舒(左三)
“云南的伙伴发来照片和病历后,我们第一时间联系了扬中市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主任徐斌博士。”孙斌介绍,徐斌博士通过照片和病历,综合考虑女孩的生活环境、年龄等因素,起初设计了3种手术方案。很快,两地志愿者拉了微信群,敲定了行程:7月初,由云南志愿者护送文烁母女前往云县火车站,扬中志愿者负责在大港南站接应,往返路费、医疗费则由润扬(镇江)会计师事务所的顾红芳女士和市人民医院共同承担。
△雨季的云南是塌方、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高发区。母女俩要先趟着泥泞的山路去镇上坐大巴
母女俩来扬中的这一路,并不容易。从镇上坐大巴到县里,再从云县高铁站坐火车去南京,再从南京坐高铁到大港南站。这是母女俩第一次出这么远的门,但是她们不担心,因为有志愿者一直关心着她们。
7月7日上午十点半,经过36小时的车程,文烁和母亲终于抵达扬中。徐斌博士第一时间对她们进行了面诊,志愿者们帮她们办理了住院,还贴心地准备了生活用品。“这些人就像家人一样。”文烁的母亲说,陌生城市的温暖,让她悬了一路的心踏实了不少。
手术室里的爱心“奇迹”
7月8日,手术日。走进手术室前,文烁紧紧攥着母亲的手,眼神里有紧张,更有期待。为她主刀的徐斌博士拍了拍她的肩膀:“别害怕,叔叔阿姨会让你变得漂漂亮亮的。”
由于手术前一天徐斌博士对病人进行面诊后,进一步明确了病情。经过综合考量,徐博士团队决定采用“皮肤病损精准切除术+菱形皮瓣转移术+超减张缝合”这一手术方案,如此对于患者来说创伤小,恢复期也短。
上午8点,手术准时开始,9点15分,当徐博士走出手术室,告诉等候的人“手术非常成功”时,文烁的母亲鼻子一酸,哽咽了。
在等待文烁麻醉苏醒的那段时间里,妈妈告诉记者,这次来扬中,她们是做好要呆一段时间的打算,没成想到达的第一天下午就立马安排了术前检查,第二天上午就能手术。“这几天就像做梦一样。我从来没去过这么远的地方,怕坐错车,但是遇到了好心人指路;也害怕这一切都是假的,但是看到江风志愿者穿着警服站在我面前,我就特别踏实;更害怕手术不顺利,但是我看到这么多人为我们忙前忙后,我......”说到这儿,文烁的母亲早已泣不成声,“压在我们心头15年的石头,终于落地了。”
笑容中的新生与希望
术后一周,文烁的脸颊逐渐消肿。7月14日拆线那天,护士给她递来一面小镜子,镜中的她,右脸颊虽然还有些肿胀,但那个突兀的血管瘤已经消失,轮廓变得平整,“原来……瘤子被切除之后,我的脸是这样的。”她小声说,嘴角小心翼翼地扬起,露出了一个久违的、发自内心的笑容。
“孩子这几天话多了,也爱笑了。医生说疤痕增生期大概有3到6个月,在那之后就是完整平滑的一张脸了。”母亲欣慰地说。她把文烁的照片第一时间发给云南的亲人和一直揪着心的爸爸,“回到云南,我要告诉村里的人,山外面有很多温暖的人,有困难的时候,总有人会伸出援手。”
7月15日午饭后,张文烁的妈妈更新了一条朋友圈:带着美好和希望,回大云南了。
“我真的不知道怎么说,除了感谢,还剩感谢,只有感谢……”回云南的那天,扬中麦田的志愿者来送站,文烁隔着安检口挥着手,用尽嘴角最大的力量,露出了一个最明媚的笑容。这个从大山深处走来的女孩,带着跨越千里的爱与希望,终于卸下了15年的重负。而她的笑容,也成了这个夏天里,最动人的风景——它不仅见证了一场成功的手术,更诠释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温暖力量,让人们相信,即使山高路远,爱心也能架起桥梁,让每个被命运亏待的生命,都有机会重新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