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超”榜一之争!媒体人集体整活,这波热度我先蹭了!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7-24 20:06:00
“苏超”第七轮,南通队主场迎战盐城队的比赛,7月19日在南通如皋奥体中心体育场打响。傍晚的灯光还未亮起,这座小城体育场外,挤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记者们,他们早早的就来到场外蓄势待发。
来自河南的大象新闻的记者坦言是在为正在准备的“豫超”前来“偷师”;浙江日报\潮新闻的江苏籍记者抢票成功“回家”观战;总台CGTN记者在人群中穿梭采访;黄石广电的“十四妹”笑谈“共饮长江水”的浪漫……
赛场烽烟:榜一大哥之争的悬念与魅力
当晚的如皋体育场,南通与盐城两队狭路相逢。浙江日报\潮新闻记者王怿婷作为南通人,带着主场自豪感预测“2:1”;场外记者们则争论着“最强的矛”与“最厉害的盾”孰强孰弱。
“比分太难预测了!”面对镜头,总台CGTN记者吴彬笑着摇头,“但我希望最终是1:1……南通队很强,盐城队也很强,最好都能进一球。”这个朴素的愿望,道出了“苏超”“榜一大哥之争”的核心魅力——势均力敌的悬念感。
破圈密码:当足球撞上全民玩梗的狂欢
“苏超”之火,远不止于赛场。“‘苏超’给江苏人民乃至全国人民带来了真正的快乐,”一位现场记者感慨道,“不光是体育的快乐,还有玩梗的快乐。”
更令人称奇的是地域昵称。“十四妹!”场外有人高喊——这亲切称呼指向的正是湖北黄石广电的记者汤璐。她笑着回应:“十四妹不仅仅是我,更代表整个黄石,被江苏朋友这样称呼,我们很开心!”
情感共鸣:从“共饮长江水”到“思君也见君”
最动人的声音,来自长江的隐喻。来自黄石广电的记者表示,有朋友说,我们黄石在长江头,你们江苏在长江尾,我们是“共饮长江水”,而这次这次我们“思君也见君”。
这番诗意表达,瞬间点燃了现场共鸣。长江之水绵延千里,恰如“苏超”串联起的十三市的情感。足球在这里成了共同的语言,地域差异在欢呼声中消融。
江苏十三支球队用足球完成了一场奇迹:让地域的界限消融,让媒体的镜头聚焦,让亿万网友为同一份快乐停留。体育的本质,终将回归到人与人的连接。而“苏超”此刻正在书写的,是一部属于中国民间草根体育的热血诗篇。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 戎毅晔
校对 石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