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潮涌文星璀璨
来源: 启东发布
2025-07-25 16:10:00
一个占地200平方米的启东文学馆
已在印象沙地建成
即将开馆
它不仅是南通首家文学主题展馆
更成为江苏县级市中继兴化文化馆之后
第二个县级文学馆
然而,启东设县不足百年
既非文化古邑,也非资源重镇
为何偏偏是这里
孕育出南通市首个县级文学馆?
答案一:创作成绩优势
在启东这片年轻的土地上,文学脉络可追溯至明代,吕四人彭大翼编纂的240卷、260万字《山堂肆考》被收入《四库全书》;近代海复学者李素伯所著《小品文研究》,虽仅3万余字,却开创了中国小品文研究的先河;1957年,久隆人施子阳创办江苏省作协文学刊物《雨花》并担任首任主编。深厚的文脉积淀,为启东作家的创作注入了自信与底气。
近年来,启东作家的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散文及诗歌频频亮相《人民文学》《当代》《中国作家》等国内一线文学期刊,连续十年保持年发表量超40万字的纪录。据统计,全国147家主要文学期刊中,有110余家曾刊载过启东作家的作品。
启东市作协主席李新勇的创作尤为突出,其长篇小说《风乐桃花》获中国作家协会重点扶持,《黑瓦寨的孩子》同时入选江苏省委宣传部年度重点出版物和省作协重点扶持项目,出版后即被中国作家协会《长篇小说选刊》转载(该刊每年仅精选转载12部长篇)。李新勇始终保持旺盛的创作力,年均发表2部中篇、5部短篇及20万字以上的文学作品。
此外,陆华丽、陆汉洲、巫正利、龚凯健、黄丽娟、张春风、沈萍、施勇、张士达、孙剑等作家也屡有佳作,他们的作品分别见于《清明》《上海文学》《红岩》《诗刊》《散文百家》《扬子江诗刊》等知名刊物,在南通市历届文学艺术大赛和“五个一工程”评选中,启东作品获奖数量持续领先。
“文学期刊的发表,是检验创作水平的重要标志。”江苏省作协副主席鲁敏评价道,“一个县级市的作家群能在全国性平台占据一席之地,与各地作家同台竞技,实属难能可贵。”
答案二:文学活动优势
启东文学创作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启东作协多年来持续开展的特色活动,“阅读畅谈”读书改稿会自2015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79场。这项特色活动将针对性阅读与作品修改相结合,形成了“以读促写、以写深化阅读”的良性循环。经过打磨的作品先后在《飞天》《山东文学》《文汇报》等知名报刊发表,显著提升了启东作家的创作视野和文字功力。
作协还不定期组织主题创作采风活动,要求作家在采风后一周内完成创作,用本土视角书写本土故事。今年5月举办的“文字赋能乡村振兴”采风活动,创作成果陆续在《南通日报》《江海晚报》等媒体刊发,实现了文学创作与地方文化传播的双赢。
通过江苏省作协“雨花读者俱乐部”平台,作协多次邀请南京、苏州等地知名作家、编辑来启举办文学讲座和改稿会,有效提升了作品质量。同时,定期举办的征文比赛也为发掘创作人才提供了重要渠道。而作家沈杰另辟蹊径,通过多种形式在上海、苏州、南通等地分享了《四季乐韵》。
值得一提的是,启东作协会员构成极具特色:既有省作协会员苏晓琳(启东市肢残协会主席)、沈萍(前保安)、张士达(前协警)等来自各行各业的写作者,也有中国作协会员陆汉洲及省作协会员陆华丽、唐诀心、龚振辉等建筑行业从业者,还有自由职业者张春风、龚凯健等。更多的作家来自机关、学校、医院等不同领域,他们通过交流切磋,为文学创作带来了更多可能性。
答案三:文学平台优势
启东作家协会始终紧跟时代步伐,在不同时期都积极拓展文学创作阵地。早在网络论坛兴盛时期,协会就从当地知名的“启吾东疆”论坛发掘了30多位优秀写作者,发展为作协会员,其中5位的作品后来被收入“启东文丛第一辑”正式出版。随着博客、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相继兴起,作协又通过这些渠道大力推介启东作家的作品。
在积极拥抱新媒体的同时,启东作协始终坚守着一个坚实的传统平台——2006年9月由陆汉洲、袁志冲、李新勇发起并创办的文学季刊《沙地》经过19年的发展,已从最初的45页黑白内页,扩容至100页全彩印刷;从自筹经费到获得全额保障;编辑队伍也从业余走向专业规范。
《沙地》始终秉持发掘和培育本土文学人才的办刊宗旨。每期刊物80%的内容来自本土作者,超过60%的首发作品被南通市级及以上报刊转载。凭借出色的办刊质量,《沙地》不仅获评江苏省文学内刊20强,还成为省文学内刊联盟理事单位,其成就被《文艺报》《江苏作家》等多家媒体报道。
答案四:文学人才优势
在这些措施的推动下,启东作家队伍快速成长壮大。2010年6月,启东诞生了第一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截至2025年6月,本土中国作协会员已达6名,加上在外工作的启东籍中国作协会员共15名。目前,启东还有江苏省作协会员42名、南通市作协会员143名、本级会员279名,这一规模不仅位居南通各县市区之首,在全省也处于先进行列。特别令人振奋的是,队伍中涌现出数十名90后、00后年轻会员,他们通过“雨花写作营”等平台快速成长。出生于1995年的文学博士杨天天是启东最年轻的中国作协会员、江苏省作协签约作家。由于各方面成绩突出,启东市作家协会2次荣获江苏省“基层文学先进单位”称号。目前有16位作家参加过省级高级研修班,1人进入鲁迅文学院深造,先后公开出版了240多部文学著作。
在江苏省作协、启东市委市政府、市宣传文化部门、市文联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启东已形成“有活动、有人才、有平台、有作品、有精品”的良性文学生态,江苏省作协在启东挂牌“江苏省作家协会创作实践中心”。这片年轻的土地正以昂扬姿态迈向未来,既传承着江海文化的磅礴气势,又保持着沙地芦苇的坚韧品格,必将在传承与创新中谱写更加辉煌的文学篇章。
融媒体记者:袁嘉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