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身边事实在话小切口大主题,扬州这群“义工教授”产改主题宣讲,讲得透彻听得过瘾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7-26 19:10:00

讲的都是身边事实在话,细品却又小中见大,小切口大主题,能让人反复揣摩、产生共情。一场接地气、有深度的宣讲,发挥的作用、起到的效果不言自明。7月23日,扬州市工人文化宫小剧场内,扬州市总工会举行“提技增智强服务 思政赋能促产改”精品课堂示范宣讲活动,“扬州工会义工教授”团队6位代表,生动诠释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政治意义、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

活动现场

“给一线工人上课,给观众一碗水,自己得有一桶水”

“产业工人思政课的意义,就在于能影响每一个工位。”扬州大学博士朱常柏教授开宗明义,解读做好工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给一线工人上课,给观众一碗水,自己得有一桶水。”朱常柏博士说,为让讲课更通俗易懂、贴近职工生活,自己特意自费考取了“家庭教育指导师”资格证书。义工教授是志愿服务,但既然站上这个讲台,既要敬业,更要专业,就像网上的“斜杠青年”一样,一专多能,当好“斜杠教授”。现场,扬州大学姚干兵教授分享的《安全为了谁》、扬州大学商学院季毅教授讲述的《“产改”赋能提升企业竞争力》,这些课程与教授们的专业并无紧密关联,但只要企业职工有需要,只要工会点题布置,他们就付出辛勤劳动、发挥聪明才智,精心设置课程和教案。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了解到,扬州工会“义工教授”志愿服务队的师资来源,从最初的大学教授扩大到市委讲师团成员、党校教员、劳模工匠、工会干部等;服务内容从初期政治理论宣讲为主,拓展到企业产改、社会文明、技能培训、健康安全等15个方面;地域范围也从市区扩展到县(市、区)、乡镇(街道)、工业园区、企业车间(班组)。

一只虾撑起一个产业,全国劳模的宣讲“泥土味”十足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扬州分公司工会副主席徐巍的授课,带着浓浓的“行业印记”。他以电信基站建设者的案例,解读“推进五个强化”如何与工人的职业发展同频共振。“过去高邮大虾论斤卖,如今生态大虾论只卖,塘口一只大虾就能卖30块钱。我们的农业产业工人,一样有前途!”全国劳动模范戴大喜的宣讲,“泥土味”十足。28年来,他从农民到技术员,再到江苏欣喜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他与其他养殖户创办了阳光特种水产专业合作社,由最初的4人发展到了现在的210人,带动本镇及周边乡镇2000多农户从事养殖,户均纯收入9万元以上。“一只虾,能撑起一个产业,圆一群人的致富梦想。”戴大喜的讲述,引来长时间掌声。

“AI会抢工人的饭碗吗?”城数(江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廖卫平抛出的问题,让现场气氛瞬间活跃开来。廖卫平的生动阐释和解读,解开了很多工人的“技术焦虑”。一通科普,让大家听到入迷,台下观众不停手机拍摄PPT,甚至示意“讲慢点”。新时代背景下,产改如何提升企业竞争力?扬州大学商学院季毅教授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产改并非空洞的理论,而是与企业效益、工人个人收入紧密相连的务实举措。他现场剖析了人工智能(AI)在数据分析领域的强大功能,告诉大家能推动工人从传统的“体力型”劳动向更具价值的“脑力型”工作转型。

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蒋元峰

希望“义工教授”推出更多贴近时政和职工的精品课程

记者采访获悉,扬州市总工会近年来聚焦实现产改工作新目标,扎实开展“百企产改宣讲”活动,围绕产业工人思想引领、建功立业、素质提升、地位提高、队伍壮大等重点任务,通过宣讲、解读、问答等形式,解读政策、分享经验、寻计问策,让企业经营者和广大产业工人听得懂、能操作、可落实,真正推动产改成果落地见效。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蒋元峰表示,“扬州工会义工教授”团队先后获得“全国最佳志愿服务组织、全国职工教育培训优秀示范点”等荣誉称号,通过产改主题精品课堂示范宣讲,希望“义工教授”团队紧扣时代主题,聚焦思想引领,推出更多贴近时政、贴近职工、更接地气的精品课程,让产业工人思政课有鲜明的“时代感”,在助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中贡献更大力量。通讯员 高云 张丙涛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陈咏

校对 胡妍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