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跟着“苏超”去读城 醉里挑灯看“球”,梦回吹角连营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7-29 14:49:00

长江的脉搏在镇江金山寺的暮鼓中跳动,又在南通狼山的晨钟里奔腾。当焦山定慧寺檐角的铜铃与支云塔尖的风铎被同一缕江风拂动,“苏超”绿茵场上再度擂响“吹角连营”的震天战鼓。

彭常青 摄

时空在此裂变重组。辛弃疾任镇江知府时,在北固山写下“何处望神州”的慨叹;文天祥兵败南通,于卖鱼湾浮海南渡前,将不屈的诗稿塞进渔船缝隙。如今,两股忠烈之气,又在江风中交织成“苏超”“沙场秋点兵”的器宇轩昂。

彭常青 摄

抗战烈火中,镇江“同德堂”药柜暗格里的盘尼西林,由从南通唐闸踏上革命征途并潜伏于汪伪政权里的“卧底将军”施亚夫夹带出城,辗转送至新四军茅山根据地,力保“插向日伪心脏的刺刀”持续锋利。装药的陶罐今存新四军茅山纪念馆,罐底“恒顺酱园”的印戳与药渍交融,尘封的罐体里深藏着医道仁心的烽火淬炼。

北固山麓的草药在晨露中舒展叶片时,南通国医大师朱良春故居的药柜正吐纳幽香。这是镇江中医方家章次公与弟子朱良春心手相传的杏林芬芳。镇江焦光采药炼丹的传说仍在山林间飘荡,南通“章朱学派”的中医传人已用现代科技萃取虫类药活性成分。一剂治疗风湿的验方,常在两地药屉间默契传递:镇江医家取江滩芦苇根茎为引,南通药师添海滨地龙入药,江海之畔的草木精华与天地灵气在药臼中温情相拥、惠泽八方。

杨梦石 摄

“千岩烽火连沧海,两岸旌旗绕碧山。”云台山下的船坞遗址,铁锈色的泥土中嵌着宋代造船的断钉朽木。十二世纪的水师曾在此锻造艨艟巨舰,帆影蔽日,战旗猎猎。梁红玉擂鼓战金山,八千宋军藉此击退十万金兵。八百年后的大达轮步码头,先贤张謇督造的蒸汽轮船在此解缆启航,汽笛声穿透重重迷雾,惊醒沉睡的江海平原。而今的江面,南通中远川崎的2.4万TEU全球最大集装箱船与镇江船厂的亚洲第一艘LNG全回转工程船竞流而动。巍巍巨轮犁开大江碧波,恰似两座城市跨越时空的抱拳相望与扬帆竞渡。

彭常青 摄

弄潮的基因早已融入血脉。打酱油的民俗里,镇江少年提罐奔向恒顺酱园的身影与当年船工搬运酱缸的姿态,叠印出生龙活虎般的丰神俊朗。而南通蓝印花布上的锚链纹样,至今飘荡在江畔的染坊檐下——那是江海儿女击水中流的艺术注脚,更是精神的隐喻图腾。

月光浸透镇江航空航天产业园的跑道。国产大飞机C919总装线上,来自南通的“铁锚”玻璃正装入舷窗,镇江研制的碳纤维机翼反射着智慧之光。当C919掠过长江入海口,前者让视野澄明海天,后者使机体轻盈如燕。梦想之翼在云端划出的弧线,恰似饱蘸江水在苍穹写下“风鹏正举”的遒劲草书。

而这协同创新的种子早在百余年前就已埋下。张謇创办大生纱厂时,蒸汽机购自镇江怡和洋行;唐闸修建的纺织学堂,首批教员里有三位镇江籍留日学生。如今的数据洪流中,南通“海工大脑”数字平台实时调度着镇江制造的船用阀门,而镇江航空新材料实验室里,南通籍博士正测试取自长江口的生物样本。

时光流过水绘园的明式回廊,冒辟疆与董小宛的琴案犹在。当年冒公子在此拒仕清廷,外圆内方的周边水系倒映出主人的人格独立。焦山碑林里,隐居多年的郑板桥挥毫写就“难得糊涂”。他那“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题笔,又参透了怎样的人生况味?

而今,南通沈寿艺术馆里,纤纤玉手绣着“醉里挑灯看剑”的匾额;镇江赛珍珠故居内,青年学子用三弦弹奏起“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当辛词的精神拓片高悬球场,裁判开球的哨音里,响起的不只是球员的 “马作的卢飞快”,还有射门的“弓如霹雳弦惊”,更有“梦回吹角连营”的惊涛卷雪与心潮澎湃。

当焦山渡口的早班轮渡拉响汽笛,“不尽长江滚滚流”的千年感喟中,我们终将彻悟:所有的“争锋吃醋”皆为历史长河里的文明接力,每一轮千帆竞发都是勇济沧海的弄潮和弦……“苏超”的魅力就在于此!

作者:王义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