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基金会组织慰问见义勇为退役军人活动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7-29 20:54:00
扬子晚报网7月29日讯(通讯员 赵强 记者 姜天圣)他们曾身披戎装,守护疆土;如今褪去军装,仍在人海中守护生命。当危难降临,“我是退役军人”——这声烙印在骨血中的誓言,让他们一次次挺身而出,用行动诠释着“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的军人本色。
丹阳基金会召集见义勇为退役军人座谈会
为大力弘扬见义勇为精神,及时传递党委政府对现(退)役军人的关心关爱,凝聚社会正能量,“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镇江市各级见义勇为基金会采取联合慰问、上门走访、集中座谈等多种方式亲切慰问见义勇为退役军人。
7月25日下午,丹徒区见义勇为基金会理事长曾明泉与退役军人事务局负责人带队专程来到上党派出所,向该所退役辅警陈剑峰送上组织的慰问与崇高的敬意。
京口基金会负责人上门慰问见义勇为退役军人
2021年4月15日10时许,听闻辖区凌塘水库正有人落水,曾在海军某部服役过的陈剑峰主动请缨参加救援,在深水区夹住落水人员后奋力游行了10多米,成功将其救上岸。
慰问现场,陈剑峰身着整洁的制服,身姿挺拔,眼神坚定。谈及当时的惊险一幕,他语气平静却充满力量“说实话,当时情况紧急,根本没时间多想。看到落水女的两只手不断的在拍打水面,跳下去是本能,更是责任。我只是做了一名老兵应该做的事。”这份朴实的言语,道出了一名老兵融入血脉的忠诚与担当。慰问组认真倾听英雄的讲述,对他在危急关头展现出的非凡勇气和无私大爱表示高度赞扬。
句容慰问徐大才
7月28日,句容市见义勇为基金会理事长戴家俊带队,先后来到徐大才等三位见义勇为退役军人家中,与他们亲切交谈,回顾当年惊心动魄的英勇事迹,详细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和生活情况。
徐大才于1994年7月转业至句容市自来水公司工作,这位身材并不高大的退伍军人,在2008年8月7日傍晚纵身跃进葛仙湖勇救溺水者,让他获得"镇江市见义勇为先进分子"荣誉称号。
在徐大才家中,慰问组看到了三件特别的"勋章":一顶洗得发白的军帽、一枚鲜红的党徽和一把漆字斑驳的防滑手电筒。军帽承载着永不褪色的忠诚,转业多年,他仍保持着军人的作息规律和雷厉风行作风。那把印有"人民供水为人民"的手电筒,陪伴他度过无数抢险夜晚。而胸前的党徽,则时刻提醒着他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如今,退休的徐大才依然活跃在社区道德讲堂。听闻介绍,戴家俊动情地感叹"这三样物品,就是你精神世界的三维坐标,你见义勇为不是刹那冲动,而是刻在骨子里的军人担当。"
丹徒基金会联合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上门慰问见义勇为退役军人
京口、丹阳等地基金会负责人亦采取逐个上门、分片座谈等方式开展见义勇为退役军人慰问活动,受到慰问代表在感谢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关心同时,均表示今后将继续保持军人作风,一如既往支持和参与见义勇为事业,为家乡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次开展的慰问活动,不仅是对退役军人英雄个体的崇高礼赞,更是对见义勇为精神的时代呼唤。市见义勇为基金会将持续做好见义勇为退役军人群体服务保障工作,讲好见义勇为故事,激励广大退役军人永葆军人本色,在服务社会、奉献人民的广阔舞台续写荣光,凝聚起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强大正能量。
校对 潘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