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大徐,战八!

来源: 扬州发布

2025-08-01 21:56:00

苏超第八轮烽烟再起!

请随扬小布一起,

结伴扬州健儿北上,

以“八”为钥,

探索徐扬之间的八重关联。

八百里水路,血脉同源。

京杭运河如巨龙蜿蜒伸展,扬州与徐州如其生命线上两处跳动的脉搏。自吴王夫差在扬州开凿邗沟之始,河道便如脐带般将徐扬紧紧相连。

徐州,运河枢纽;扬州,运河原点,这八百里水路之上,粮船、盐船穿梭如织,是物资的往来,更是生命律动的共振。

河水奔流不息,如纽带般牢牢连接起两地百姓的生活,也如脉搏般共同搏动着,汇入两支球队血脉偾张的竞技之中。

八百年烽火,金戈并立。

徐州古称彭城,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项羽曾在此破釜沉舟,楚汉鏖兵更使徐州染上浓重的英雄色彩。而扬州,亦曾屡屡经历过烽火。历史长河中,两地如同并肩守望的烽火台,共同面对过无数次金戈铁马。这战场淬炼出的刚烈与坚韧,早已刻入城市的骨血。

如今,绿茵场上,球员每一次奋不顾身地冲锋,正是那从未消失的执着与拼劲。

八怪遇汉石,风骨相辉。

扬州“八怪”,以笔为刀,睥睨成法,画中的奇崛风骨,正是扬州精神的一面明镜。

而徐州汉画像石,那些深埋于地下的雄浑图景,则以其粗犷古拙的线条,传递着汉代磅礴的开拓气势。

两地艺术的奇峰峻岭,虽风格迥异,却共同指向一种不循规蹈矩的生命力量。这不也正是两地健儿在场上不畏强敌、敢打敢拼的绝妙画像?

八段行旅急,关隘相望。

古时由扬州北上徐州,运河如丝带缠绕,从扬子津启程,经邵伯、高邮、宝应、淮安、泗阳、宿迁、再至邳州,最终抵达徐州,一路山水迢递。

途中八处重镇,考验着古时行旅的意志。昔日苏轼由徐徙扬,船行运河之上,曾喟叹道:“此生定向江湖老,默数淮中十往来。”

风霜磨砺出韧性,今日扬州球员北上征途,恰似运河行旅的当代延续,八段征程的艰辛,将化作赛场上八面开弓的勇毅。

八音奏和鸣,律动相生。

运河的涛声里,流淌着两座城池共谱的宫商角徵羽。

徐州楚王墓的青铜编钟,曾敲响《大风歌》的雷霆之音;扬州广陵派的古琴,正流淌《平沙落雁》的行云流水。

当徐州琴书的坠胡在户部山巷摇曳生香,扬州评话的醒木于东关街茶馆拍碎斜阳,这八重声浪早揉进城市血脉。

当钟鼓琴瑟相遇,你看那绿茵场上的曼妙步伐,多像琴师左手在弦上吟揉的婉转。

明晚,球场上的每一次传球弧线,都将是编钟与琴谱在时空中的弦歌互答;每记破门,必成广陵散逸响与大风壮歌的天地和鸣!

八珍竞味长,烟火同炉。

淮扬菜的精细清雅与徐州味道的醇厚浓烈,如双璧辉映。扬州三头宴的匠心独运,恰似绿茵场上精妙的传控配合;而徐州伏羊大席的豪迈热烈,则如赛场激烈对抗中迸发的力量。

两地美食之“八珍”,不仅滋养了唇舌,更以人间烟火气将两地紧紧相系。球员们体内奔涌的,正是这方水土滋育的力量与热望——明日之战,宛如八珍烩于一炉,其味必烈,其势必雄!

八面来风劲,新潮共涌。

时代之风强劲吹拂,两地亦如运河上的巨轮,在变革大潮中并肩破浪前行。

扬州“三新”产业蓬勃向上,徐州老工业基地在转型路上焕发新生机。八面而来的革新之风,赋予城市锐意进取的新貌,亦为球队注入永不言弃的基因。

体育场上每一次迎风奔跑,每一次顶风传球,皆是城市在时代风雷中砥砺前行的生动投影。

八荒纵横志,勠力同心。

昔日邗沟凿通,连接江、淮,其志在沟通八荒;楚汉相争于徐州,其意在逐鹿天下。

无论运河的开凿还是古战场的争锋,都激荡着一种超越地域、纵横四海的雄浑气魄。

胜负固然重要,但更可贵者,是两地共同展现的奋发精神与磅礴格局。这份勠力同心、共臻卓越的追求,正是“八”字最终指向的辽阔疆域——赛场无涯,其志无极!

广陵潮涌,风正帆悬。

扬州将士们,

愿你们以八风不动的从容、

八面玲珑的机敏,

在第八轮的绿茵之战中,

挥洒属于扬州的意气风华。

来源 扬州发布出品

图片来源 徐州发布 徐州文旅 扬州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