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州区9家企业入选国家专利产业化样板企业培育库 位列连云港市第一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8-01 22:29:00
近日,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公布首批国家专利产业化样板企业培育库名单,海州区力磁医疗等9家企业入选,入库数量位列连云港市第一,为海州区培育新质生产力,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注入强劲动能。
此次入选的9家企业分别是江苏力磁医疗设备有限公司、中蓝连海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东浦管桩有限公司、江苏盛世机电工程有限公司、江苏天明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江苏鹰游纺机有限公司、江苏联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日出东方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江苏齐天铁塔制造有限公司,涵盖新材料、新能源、智能装备制造等产业领域。其中,鹰游纺机、东浦管桩与本地供应链深度绑定,将推动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升级;联瑞新材的高性能封装材料可通过专利布局抢占细分市场制高点;日出东方的太阳能空气源热泵供热智能控制系统将有力推动海州区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
海州区东浦管桩生产车间
在海州区东浦管桩繁忙的生产车间,大型设备轰鸣运转,一根根高强高耐久防腐光伏桩正源源不断地下线,它们即将运往徐圩新区核电站配套工程的现场,成为支撑绿色能源项目的“钢筋铁骨”,有效解决桩身在海洋环境中的多种问题。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以及新晋入选国家专利产业化样板企业培育库的企业,东浦管桩已累计斩获各类专利300件,每年科技创新投入1000多万元,并制定了《知识产权成果奖励办法》,设立知识产权奖励基金,每年拿出10万元,用于奖励在科技创新及知识产权工作中做出贡献的员工,形成了一套驱动创新、保护创新、转化创新的高效机制。尤为亮眼的是企业的专利转化能力,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广泛应国内外多项重点工程,真正让专利从实验室走向市场,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与经济效益。
江苏东浦管桩有限公司知识产权总监谭学立表示,“我们已经研发10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其中高强高耐久防腐管桩获江苏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知识产权产品转化率80%,产品应用于6个省区500多项重点工程项目中,并出口到巴基斯坦。5年来,专利产品产值达10亿元,实现利税约1亿多元,真正尝到了知识产权带来的甜头。”
海州区东浦管桩繁忙的生产车间
去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工信部、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门印发《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实施方案》,明确到2025年底要培育一批以专利产业化为成长路径的样板企业,从中打造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加速形成重点产业领域知识产权竞争新优势。海州区也出台了包括《促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知识产权服务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若干措施》等八项政策措施,重点开展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培育、全链条保护、质押融资等工作,鼓励企业提升专利价值,切实助力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海州区连续五年开展发明专利申请提质增效计划,累计投入专项资金突破380万元,全区有效发明专利达到3510件,年均增幅超过20%。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7.14件,年均增幅突破25%。”海州区市场监管局知网科科长蒋园园说。
下一步,海州区将全力构建全链条服务平台,打造“一站式”服务体系,持续优化服务载体建设,积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激活专利产业化引擎,推动高价值专利加速转化为创新产品与市场优势,以更强有力的知识产权支撑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通讯员 李丹 王洪亮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凌飞
校对 朱亚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