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④ 宿豫区新庄镇:“内外兼修”,绘就“民富村美”新画卷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8-04 17:54:00

村均集体经济收入超390万元,荣获全市改革创新先进集体,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入选自然资源部典型案例……民生为大,发展为先。宿迁市宿豫区大力弘扬宿北大战的牺牲奉献精神、焦裕禄同志的先进榜样精神、“旱改水”的攻坚克难精神,坚定不移推动“向高向新向上”发展。

在新庄镇产业融合示范园,一排排现代化的工业厂房鳞次栉比,园区道路宽阔整洁,厂房内传来此起彼伏的机器轰鸣声。

走进江苏新胜包装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摞摞食品用包装杯正在生产线上飞速“奔跑”。“公司于2024年7月份建成投产,年可生产食品用包装杯1亿套,实现产值8000万元。”公司负责人刘纪平介绍,之所以选择落户新庄镇,就是看上了这里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的惠企政策。

乡镇要发展,工业经济是“先行军”。去年以来,新庄镇统筹打好数智化转型、培优育强等“组合拳”,积极培育新型食品加工、精密机械、高端新材料“两主一特”产业集群,全镇新增规上企业10家,新获批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家,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入库19家。

为进一步强化载体支撑,让项目落地更快、企业运营成本更低,新庄镇持续推进产业融合示范园二期、三期项目建设,积极开展供热管道前期规划,加快推进污水处理厂建设,园区环境面貌得到了显著提升。

“我们将牢固树立‘大抓招商、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工作思路,坚持新型工业化不动摇,统筹主导产业焕新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布局‘三大行动’,争取年开票超亿元企业达到8家,新增规上企业10家,引进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0个。”新庄镇经济发展和统计办公室主任张克勇表示,将聚力“腾笼换鸟”,突出亩均效益导向,提升改造老工业园区,最大限度扩大园区承载空间。

产业融合示范园向北不远便是万亩优质籼米种植基地、宿豫区粮食产业园、宿迁市农科院科研示范基地、中国农批·宿迁现代农产品物流园等农业农村重点项目。在这里,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宿迁籼米”可以实现从田地到餐桌、从种子研发到副产物利用的“全产业链之旅”。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去年以来,新庄镇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全力守好群众的“米袋子”“菜篮子”,先后完成“承包地细碎化整治”2.78万亩,建成2个稻麦万亩示范片、2个稻麦千亩示范田,全镇粮食总产量达4.87万吨,粮食单产显著提升。

特色产业“多点开花”,乡村振兴才能活力满满。“杉荷园莲藕”获批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新庄草莓”成为当地群众冬季增收的重要来源……新庄镇积极探索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顺应农文旅融合发展趋势,持续放大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品牌效应,高标准提升杉荷园、袁家村·宿迁印象等景点,农文旅产业品牌进一步彰显。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体现。新庄镇陈墩新型农村社区是统筹推进乡村建设发展的生动缩影。该社区是宿豫区农房改善工作的“标志性项目”,以“特色田园、八卦陈墩”为总体定位,共建设住房265套,整体风格简约明快,空间布局疏密有致。社区高标准打造了幸福邻里中心,配套建设了天然气、5G基站、文化活动中心等基础设施,群众身处乡村也能过上便捷的“城镇生活”。

“我们将坚持以人为核心,因地制宜推进镇村更新改造,打造内外兼修、形神兼具的‘花园新庄’。”新庄镇农村工作办公室主任朱苏云表示,将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持续放大新庄镇“三生”融合集成改革平台效应,有序实施20个和美乡村建设项目。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行走在新庄镇的田间地头,处处涌动着发展的生机与活力,一幅“民富村美”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徐徐展开。通讯员 程鹏 王萌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高峰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