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泰州的“工匠”,是这样炼成的!

来源: 泰州发布

2025-08-05 15:21:00

让“工人”蝶变成“工匠”

技能培训铺就高质量就业路

泰有引力 心仪之城

编者按:人因城而聚,城因人而兴。泰州市委六届十次全会强调,只有构筑起强大的城市引力场,才能更好地凝聚人心、集聚人气、汇聚人才。抓好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市以及全龄友 好型城市建设,针对不同群体多元需求,强化用户思维,拓展服务场景,泰州正努力成为观光旅游者的 “诗和远方”、求职求学者的“第二故乡”、投资兴业者的“圆梦天堂”。即日起,泰州发布推出“泰有引力 心仪之城”栏目,展现各地增强城市吸引力、提升居民幸福感的生动实践,敬请关注!

小镜头

蒋志刚的“蝶变”

在江苏新扬子造船有限公司的船体分段车间里,45岁的蒋志刚手持焊枪,蓝色弧光在他眼前跳跃,焊花如星点般洒落在厚重的钢板上。随着精准的焊接动作,一条平整光滑的焊缝逐渐成型——这道焊缝的强度、密封性将直接影响万吨巨轮的安全性。正是这样千锤百炼的技艺,让这位来自扬州江都区真武镇的农民工,从普通电焊工蜕变为“全国优秀农民工”,并进一步擦亮了靖江“船舶电焊工”省级劳务品牌。

蒋志刚初到靖江时,只是一名“按件计酬”的普通电焊工。面对船舶焊接中复杂的平焊、立焊、仰焊技术,他常因操作不精准导致返工。“那时候焊完一条缝,质检员用X光一照,气孔、夹渣问题不断,自己看着都脸红。”蒋志刚回忆道。

转变要从市人社部门联合重点船企启动

的免费技能提升行动说起

靖江作为全国最大民营造船基地,拥有新时代、新扬子等世界级船企,年造船完工量占全球10%。为破解“农民工技能弱-企业用工难”的双向困局,人社部门在全省首次建立“船舶电焊工”劳务品牌技能人才培训和评价体系,推进船舶企业开展上岗农民工自主培训,建立船舶电焊工技能大师工作室,助力像蒋志刚这样的农民工提升技能水平。让“农民工”变成“技术工”,在“好就业”基础上“就好业”,目前已通过传帮带,促进农民工就业1万余人。

龙头企业牵头技能培训

解决用工需求和技能不匹配难题不只在靖江

前不久,由市人社部门和兴达集团联合打造的公共实训基地正抓紧安装设备,今年下半年将投用。以兴达、兴海、新宏大等龙头企业为引领,兴化市戴南镇集聚了金属新材料企业2000多家,用工总数超过5万人。早在5年前,兴达就创办职业培训学校,采用“车间+教室”模式培训技术工人。

“学校的百人‘讲师库’中,既有企业技术骨干,也有东南大学、泰州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的专家教授。”兴达集团首席人力资源官陈文川说,学校面向戴南周边地区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开展钢丝绳制造工、金属挤压工、电工等工种技能培训、适岗培训,学员毕业后“到岗就能用”“用了就见效”。从兴达职业培训学校学成出来的,既有兴达员工,也有周边企业职工。

“学校给了我们与行业顶尖专家面对面的机会,让我们不断在实践中提升自身的技能水平。”通过“回炉”再造,学员吕辉参与的攻关小组,历时1年研发出用于热处理的淬火液,打破了国外垄断。从哈尔滨理工大学毕业后,吕辉从一线操作工干起,历经质检员、车间班长等岗位,如今已成为工程师。

近年来市人社部门

结合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

加大对技能人才培育的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

通过动态更新发布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目录、紧缺型职业培训工种目录清单,加快完善、落实高技能人才激励政策,加大企业技能人才培养力度,有力推进技能人才工作。比如,兴达集团生产岗位所需技能已纳入政府补贴性职业培训目录和紧缺型职业工种目录,补贴标准上浮30%,累计享受近千万元职业技能培训补贴。

2024年,全市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3.05万人次,新增取得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9425人次。支持行业、企业举办一类(一级)技能竞赛16项,市级二类(二级)技能竞赛38项,动员1万名以上职工参与技能岗位练兵。

让技能照亮前程,让工人蝶变成工匠。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突出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在岗农民工、新业态新模式从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围绕服务“8+13+X”产业链群体系建设,聚焦数字经济、人工智能、装备制造、康养服务等重点领域,设置培训项目。创新开办“技能夜校”,举行“送技下乡”“送技入企”“送技进社区”等活动,推行“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加大江苏工匠课堂推广力度。结合市场岗位技能需求情况,面向失业人员、就业困难等不同群体精准推送培训信息,推行“岗位需求+技能培训+就业推荐”的项目化培训模式,进一步提高培训针对性。

◆文:朱世萍

◆图:今靖江

◆通讯员:刘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