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企业“认定”政府“认账”,识才用才话语权“交给”市场主体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8-07 14:01:00

扬子晚报网8月7日讯(通讯员 周雨桐 记者 陈咏)没有炫目的学历,却能收获千万订单;没有骄人的海外背景,却能解决企业核心难题。如何对待这样的“实战派人才”?记者7日走访扬州高邮经济开发区多家企业发现,当地以“企业认定、政府认账”为核心的新型人才评价机制改革,让一批没有“光环”笼罩却又真才实学、能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效益的人才脱颖而出。

实用人才贡献才智

在首凯高科技(江苏)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企业高薪引进的技术副总张祖力,正带领团队成员调试核电密封设备。“订单就是我的学历证和通行证。”这位“仅有”本科学历的工程师向记者展示最新交付的部件。记者采访获悉,两年来,张祖力为企业争取到5项核电领域订单,金额超1080万元,被高邮经济开发区认定为高层次人才,先后获评江苏省科技创新奖、扬州市“绿扬金凤计划”领军人才,并进入省“双创计划”遴选名单。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张祖力的经历在高邮经开区并非孤例,当地正着力破除“唯学历、唯职称”桎梏,将识才用才的话语权,实实在在地交到市场主体手中。在江苏思创互联有限公司,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了一位由企业自主招引的数字化运营专家。“这位专家没有海归背景,但对产业互联网有独到见解,有助于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我们认定他是企业急需的核心人才后,经开区人才专员立刻介入,全程帮办落户、社保衔接、项目申报一条龙服务。”该负责人对记者说:“是金子就会发光,这位专家主导搭建的智能供应链平台,去年一年就帮我们销售突破了1500万元,效果立竿见影。”

高邮经开区相关人员告诉记者,随着“企业认定、政府认账”机制深化,创新人才评价体系正形成强劲磁场效应。目前经开区已集聚国家级人才24名,江苏省“双创计划”领军人才14名,扬州市“绿扬金凤计划”领军人才35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