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就医公交、扩宽通道、投用共享停车场 江苏"一院一策"破题就医“停车难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8-07 16:04:00
“排队停车时间长”这是让很多看病人头痛的事,记者了解到,为回应群众关切,有效缓解主城大医院“停车难”问题,去年10月起,江苏省卫健委牵头各委属医院,全面梳理停车难问题具体成因,积极听取各方意见建议,主动协调住建、城管、交通等相关部门,按“一院一策”为医院制定整改方案。今年以来,江苏通过开通就医公交专线、扩宽社会车辆入院通道、投用共享停车场等多种措施,让入院就医的患者减少排队等待时间。
“下车”即“就医”
就医公交“串联”院内和站台
“有了这条环线真的是太方便,直接在汉中路地铁站下来就可以转地铁。”8月4日上午,前来就诊的患者潘爷爷(化姓)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就医公交专线B90上肯定地对记者说道。潘爷爷年过80,因患慢病需要长期随访,时不时就得来医院调调药。“我们这个岁数腿脚也不好,以前来一趟真的是蛮辛苦的。现在可以说是点对点了,对我们老年人来说很不错!”
记者了解到,江苏省人民医院每天门诊量超2万人次,总人流量超7万人次。“医院门口的地铁站、公交站离门诊部都有一段距离,最近的7号线也有500米的直线距离。”江苏省人民医院保卫处处长张辉坦言,这就给病人来院就诊造成了不便。据悉,今年3月3日,南京首条就医公交专线启程首发,市民乘公交就可以直达江苏省人民医院内的门诊楼、急诊楼。这条番号为B15路的单循环公交全长约1.8公里,连接附近的公交清凉山公园站、地铁清凉山站,实现从“站台”到“院内”无缝接驳。“目前来看B15的反响很好,开通至今日均运客流量超1000人,尤其是受到老年病患的欢迎。”
张辉告诉记者,B15开通以后,很多病患反映,除地铁7号线以外,更多的人流量在2号线汉中门站。因此,7月10日开通的B90专线则是自“门诊部”站起,沿内部道路、广州路、拉萨路、永庆巷、上海路、汉中路、虎踞路、广州路、虎踞关,回到终点站“省人民医院门诊部”。这条全程5公里的巴士线“串联”起沿线7家医院,更好地方便病人来院就医。
无锡在江大附属医院南院区上线全市首个医院版“巴士邻居”。医院版“巴士邻居”设置在江大附属医院门诊大楼门前,上午9点多,一些赶早看门诊的市民就诊完毕,便径直走进了这个由公交车改造而来的休憩驿站,通过“无锡云公交”小程序花3元约一辆“动态公交”回家。“巴士邻居”以“驿站+叫车”组合模式,打通从“家门”到“院门”公共出行的最后100米。目前该“动态公交”服务点位达几十个,运行时间为早上6点半到晚上9点半。
多维度缓解“停车难”矛盾
让“堵”点变“通”途
记者从江苏省人民医院获悉,不仅是就医公交打通了来院就医“最后一公里”,日前,医院也开展多种措施为患者疏通“就医路”。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院目前施行职工“三行两让,绿色出行”方案。“三行”即绿色交通出行、机关后勤先行、党员干部先行,“两让”则是指行政(后勤)让临床,临床让患者。机关后勤的职工车辆,率先按照车牌号进行单双号限行入院。
与此同时,针对该院6号门社会车辆入院通道狭窄、过弯困难、通行缓慢等问题,上半年利用节假日对该通道进行改造出新,将原有通道宽度由3米拓展至4.5米,显著提升了社会车辆入院效率,早高峰7点至8点从该通道入院车辆数由日均330辆提高至430辆。在停车位供给方面,江苏省人民医院还结合院内基础建设情况,积极新建停车位。在拆除原6号楼原址上,通过平整场地、规范划线、安装限位器,新增加机动车位50个、非机动车位200个。
对于地处城市繁华地段的医院来说,增加停车位供给,始终是院方着力解决的课题。江苏省中医院地处路段拥堵,停车困难的秦淮区汉中路。据悉,6月12日,江苏省中医院周边多家共享停车场投入使用。通过江苏省中医院APP、微信服务号随患者挂号成功信息同步上线共享停车场导航链接,后期接入其收费系统提供剩余车位提醒。同时,院方积极协调各共享停车场,实现了凭挂号条降低收费标准、取消停车费封顶限制、开通南京南站停车场项目20元/日包日服务,大幅降低患者(家属)停车费用。
而在江苏省肿瘤医院,对于停车位的增加供给也即将见效。院方表示,经多次洽谈,已取得百子亭新天地整租地下停车场许可,7月初已将职工车辆全部挪出。百子亭72号地块停车场改建、运营等相关手续正在审批中,获批后即进行停车场建设工作,预计增加180个停车位供患者(家属)使用。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南京多家医院将继续聚焦“破解停车难”问题,为就医市民做好事、办实事。据介绍,江苏省人民医院有望结合地铁2号线等公共交通,在龙蟠里至4号门架设人行天桥;结合7号线等公共交通,在清凉山至5号门架设人行天桥。通过人行天桥,实现人车分离,尽可能缓解地面交通压力。此外,江苏省肿瘤医院为优化停车场内车辆动线、提升使用效率,计划在百子亭72号地块停车场新增一个车辆出口。
通讯员 吕萌萌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吕彦霖
实习生 董嘉淇
视频摄制 于房浩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