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声动港城·乐载文华 江苏省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奖终评暨惠民演出(音乐专场)奏响时代华章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8-08 11:32:00

千年文脉激荡,水韵江苏回响。当时代旋律遇见江苏风华,一场承载艺术高度与地域深情的音乐盛宴在江苏省文华奖的殿堂璀璨绽放。8月6日晚,江苏省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奖终评暨惠民演出(音乐专场)在连云港保利大剧院举办,声乐与器乐两大篇章,21部音乐力作,汇聚全省顶尖院团与院校的创作菁华,以音符为笔,共同绘就一幅“强富美高”新江苏的动人音诗画。


声乐篇:大地回响 时代声韵

声乐舞台,是时代心声最直接的咏叹。盐城市歌舞剧院以一曲《日月岛》拉开序幕,歌声如潮汐,拍打着黄海之滨的生态诗篇;宝应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携手省演艺集团歌剧舞剧院,《千年运河一首歌》流淌千年,将世界遗产的厚重与新声巧妙交融;南艺学子献上《远山》,空灵之声勾勒出层峦叠嶂间的无尽哲思;泰兴市歌剧团匠心独具,《不老的木偶》赋予传统非遗以鲜活灵魂;连云港市歌舞剧院《青绿之境》以歌绘境,山海相拥的绿意扑面而来;启东《海娘》由江海戏曲团深情演绎,渔家儿女的坚韧与柔情在浪花中闪耀;南京师范大学《照耀》如光穿透迷雾,唱响青春的理想担当;常州《东坡愿》遥寄文豪风骨;《龙河吟》则是对母亲河深情的礼赞;扬州江都扬剧团以《运河乡音》诉说乡愁,独特唱腔饱含泥土芬芳;海安文旅局一曲《英魂永生》,以崇高音符铸就不朽丰碑,激荡家国情怀。


器乐篇:丝竹交响 古今共鸣

器乐篇章,承载着民族音乐的创新力量。苏州民族管弦乐团以《艰难与辉煌》开篇,宏大叙事铺展民族复兴的壮阔史诗。《丝竹交响》则精妙编织江南丝竹的温婉与交响的磅礴。无锡民族乐团《大运之河》波澜壮阔,民族管弦勾勒千年水脉的生生不息。省演艺集团民族乐团《焦桐丹心》,唢呐炽烈如焰,深情镌刻“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的永恒丰碑。扬州歌舞剧院《问月》空灵隽永,民族室内乐邀古今共赏一轮明月。常州《漫步青果巷》与南京艺术学院《醉月·金陵》,前者轻盈灵动,后者在重奏中晕染六朝烟水,尽显城市风雅底蕴。南京民族乐团《良辰美景》描绘盛世欢愉,江苏女子民族乐团《千秋孔望》则奏响儒家智慧穿越时空的磅礴回响,为千年文脉注入雄浑新声。《小雅·鹿鸣》在青果巷的雅乐中寻得古韵新生。

一位连云港市本地高校教师谈道:“专场大胆跨越传统与现代、声乐与器乐、民族与世界之间的藩篱。无论是《不老的木偶》赋予非遗以当代剧场艺术的“鲜活灵魂”,还是《丝竹交响》将温婉江南丝竹与磅礴交响乐的精妙“编织”;无论是《远山》《问月》空灵意境中对民族室内乐表现力的拓展,还是《艰难与辉煌》《千秋孔望》以宏大叙事展现民族管弦乐的史诗性力量……无不彰显着江苏音乐人立足本土、面向未来的创新锐气。这种创新,并非无根浮萍,而是深植于传统土壤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在传承中创新,于创新中超越’的生动写照。”

演出回音:文华绽放 乐述新篇

从盐阜滩涂到扬子江畔,从千年运河到东海波涛,这场江苏省文华奖音乐专场,是全省艺术创作澎湃活力的集中检阅。21部作品,百余颗匠心,在传统与现代的交汇处,在民族与世界的前沿地,以卓越技艺与深刻内涵,共同谱写了新时代江苏文艺的华彩乐章。这不仅是艺术的盛宴,更是向人民最深情的汇报——江苏音乐人正以赤诚之心、凌云之志,不断攀登艺术高峰,为这片底蕴深厚的土地奏响无愧于时代的黄钟大吕!

通讯员 赵言娟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凌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