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被告拒出庭不接电话!38万砂款纠纷陷僵局,人大代表牵线促达和解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8-08 18:41:00

现场

扬子晚报网8月8日讯(通讯员 吴润泽 谢丹 记者 姜天圣)某建材经营部长期向某科技公司供应黄砂等建材,是合作多年的老搭档。双方依照惯例定期结算,业务往来稳定顺畅。可截至2025年2月,双方对账后发现,科技公司已累计欠付货款38万余元。

“砂款在本月20日左右安排给你,否则我个人想办法给你付。”经营部负责人刘某多次催讨,言辞恳切,科技公司董事长周某通过微信留下承诺,带着几分安抚。

此后,科技公司仅支付了部分款项,迟迟未能将货款全部给付完毕。眼看对方承诺落空,经营部诉至镇江丹徒法院。

案件脉络清晰,权责分明,丹徒法院辛丰法庭收案后,迅速分流至暖“辛”调解工作室。经调解员耐心调解,原、被告初步达成一致意见,约定7月30日上午,在法官主持下敲定最终解决方案。

可到了约定的日子,原告翘首以盼,被告不仅缺席,连电话也拒接,调解工作陷入僵局。承办法官胥海波一方面继续尝试联系被告公司,另一方面通过“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站”代表信息库精准匹配到被告所在地德胜村村委会副主任徐和平参与解纷。

“放心,我能联系上周某。”徐和平代表长期扎根乡镇工作,对辛丰镇特别是德胜村的企业情况如数家珍。在充分了解案件情况后,徐和平当即表示可以帮忙联系。

“我们两家公司这么多年的合作关系,他们为了要钱,一声不响地把公司告到了法院,还连带上我也成了被告,这情分上说得过去吗?”电话接通,面对这位熟识的村主任,周某一下子道出了不愿调解的“心结”。

电话这头,徐和平耐心倾听,一边安抚周某的情绪,一边讲明法律利害关系,劝导周某暂时放下心中不满,积极解决眼前的问题,看到维系信誉的长远价值。周某在徐和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劝说下情绪平复,应允次日上午到法庭参加调解。

7月31日上午,法庭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站内气氛庄重不失温和,承办法官胥海波和人大代表徐和平并肩而坐,共同引导原、被告进行友好沟通协商。

经营部率先表示愿意退一步,撤回对周某个人的起诉。科技公司随即也拿出了切实可行的付款计划,回应这份诚意。最终,在法与情的交融点上,双方握手言和,达成了一致意见。更可贵的是,双方均表示未来还将继续携手同行。

本案的成功化解,生动展现了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站“协同解纷”的重要功能。这种“法官专业主导 + 代表地缘人脉”的协同模式,不仅实现了信息关联、信任重建、实质解纷的叠加效应,更是基层治理中整合资源、提升效能、构建和谐的有力印证。

校对 盛媛媛